精簡版行程總結:
DAY 1
抵達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
食:沙灣大盤雞
宿:奎屯
DAY 2
獨庫公路
獨山子大峽谷(門口)
喬爾瑪
唐布拉百里畫廊、小華山
宿:巴音布魯克蒙古包
DAY 3
巴音布魯克天鵝保護區
鞏乃斯河沿岸草地
那拉提鄉村景色
食:清燉羊肉
宿:那拉提意和同悅客棧
DAY 4
那拉提草原
那拉泉冷水魚基地
食:生魚片、清蒸金鱒、樹上干杏
宿:那拉泉房車
DAY 5
庫爾德寧云杉
喀贊其民俗村
宿:伊畔藝術酒店
DAY 6
伊昭公路
昭蘇油菜花
夏塔風景區(門口)
惠遠古城(夜游)
宿:霍城夢巢花海民宿
DAY 7
薰衣草花田
果子溝大橋
賽里木湖
食:粥、手抓餅
宿:奎屯獨秀酒店
DAY 8
獨山子大峽谷
返回烏魯木齊
行程結束
現在是2021年11月,距離上一次長途旅行,已是兩年多以前的事了。疫情改變了許多許多,其中最不便的就是少了旅行的自由。特于書齋之內,細細回憶品味上次旅程,就當是再一次的遠行。
2019年7月,借著法國公司大家習慣性放暑假的悠閑當口向老板告了假,和父母二次入疆。
飛機抵達抵達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時已是下午,坐上熟悉的皮卡車,我們的第一站是距離機場約2小時路程的沙灣市,準備去品嘗大盤雞。據說沙灣是大盤雞的誕生地,能夠嘗到最正宗的味道。進入沙灣市,果然路邊都是大盤雞飯店,循著大眾點評的推薦來到其中一家,大盤雞的美味的確名不虛傳。吃完飯,順路繼續前往奎屯市,夜宿于此,為第二天的行程做準備。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著名的獨庫公路,這條路受山區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只在5-9月開放。路上不僅有自各地來的車輛,亦有許多自行車手帶著專業裝備騎行。循路而上,天氣多變,偶有陣雨,拐過幾個彎,海拔越來越高,還能看見山上積雪。
單是沿著這條路一直行駛,就已是一次別樣的旅行體驗,路多彎勢險,景多變壯美,相機難以盡錄。
下午近三點,我們抵達喬爾瑪附近的休息區域,來一頓遲到的午餐。這里幾乎每家餐館都在賣蘑菇拌面,應是當地特色。
餐館門口還有一些小吃鋪,一位少數民族老爺爺在賣一種金黃色的油炸面點,引得游客駐足。
有人問:“這是什么?”
答曰:“包爾薩克。”
“什么味兒的?”
“原味的。”
媽媽買了一袋,味道不錯,此物名字不好記,我們在車上重復記憶了半天。后來讀李娟《我的阿勒泰》,又見到這名字,勾起一番回憶。
我們繼續向前,往唐布拉百里畫廊。沿途風景隨手一拍,就是Windows電腦桌面。
行至一處名叫“小華山”的景點,讓一路辛苦驅車的老爸休息一會兒,我和媽媽上山走了走。這里建了一些歐式小房子,可以假裝在歐洲。山對面的松林茂密而濃郁,默然矗立,形成一種天然的整齊秩序,百看不厭。
山上奇花異草甚多,特別是一些靈動可愛的小花,花朵袖珍,但蕊、瓣、形、意齊全,令人駐足欣賞良久。
離開小華山,我們順著百里畫廊前行,看緩緩的山坡披著柔嫩的青草,悠閑的牛兒和潔白的蒙古包,的確仿佛身置畫中。轉過山,又見細長而茂密的松林整齊排列著,別樣動人。
順盤山路行至山頂開闊平坦的地段,有一片休息區域,既有蒙古包,也有蜂房、停車場和烤羊肉串,看到有車來,路邊即有紅著臉的小朋友跑上來問:“要住宿嗎?”山上風大,我們猶豫了一下,看這傍晚7點多的光景依然晴空萬里,決定先不住下,僅稍作休整后再往下一站走走。當然,不免買了幾串羊肉串補充能量。
自駕途中,除了見蒼茫大地和廣闊天空,還能見到許多牛羊。總感覺能在這樣廣袤的草原上吃草,作為一只羊也就像是在天堂一樣吧。
隨著夜色降臨,我們來到巴音布魯克附近的蒙古包,在這里停車駐扎。晚上在附近的火鍋店吃了熱氣騰騰的一餐,然后在蒙古包里裹著厚被子御寒。旅途雖只是第二天,卻已經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不需此行。
第三天早上,我們前往巴音布魯克天鵝湖自然保護區。“巴音布魯克”是蒙古語,據稱是指“豐富的泉水”。進入景區步行一段后,需乘景區穿梭車前往天鵝湖和空中草原,還能看到九曲十八彎的通天河,景色靜謐而又壯美。雖是7月末時節,這里的氣溫較低,尚需穿著薄羽絨服。
離開天鵝湖,我們往此行最為期待的景點之一——那拉提草原前進,途徑鞏乃斯河沿岸草地,有不少當地人帶著小吃、西瓜在河邊野餐。隨著海拔降低,氣溫又漸漸和暖過來,一天之內,我們從冬裝換為夏裝。傍晚時分,來到那拉提草原附近的客棧住下。明顯感覺到這里比之前去過的景區附近進行了更深度、更為商業化的開發,有許多民宿、小店,以及嶄新的商業街,也間接體現出那拉提對游客的吸引力。預訂好了民宿里的晚餐,因清燉羊肉制作需時,我們在附近的鄉村散步來代替等待,看上去村子的居住條件都還不錯,抬眼望去就是綠意昂然的山巒和草原,風景更是一流。晚餐的羊肉鮮嫩美味,羊湯帶著淡淡的甜味兒,新鮮的食材佐以簡單的烹飪,卻是讓人回味無窮。夜幕降臨,開始下起大雨,伊犁原是不缺水的,才能滋潤了這片美的土地吧。
行程第四天,來到此行最期待的目的地——那拉提草原。游客既可以乘坐景區提供的觀光車,也可以自駕游玩,我們選擇自駕進入。順著自駕路線指引,看天地遼闊,草木欣榮,不知道這里的草,何以那么綠;山坡形成的弧度,何以那么優美。一簇簇松林妝點著草原,陽光透過云層照亮偶現山間的蒙古包,我們不禁再一次被美景所震撼。
從那拉提草原前往下一站的路上,偶見一個往那拉泉的指示牌,上面寫著冷水魚及房車營地,引起了爸爸探訪的興趣。原來這里是一個集生態養殖、學術研究、餐飲住宿、旅游度假于一體的景區。我們聽老板介紹了這里神奇的自然環境,學著投喂了養殖區的冷水魚,參觀了具有文化氣息的客房,觀賞了老板在那拉泉的攝影作品,又品嘗了一頓美味的晚餐,覺得這里真是個不錯的地方,決定晚上就住在房車基地里。房車基地臨著叢草、湖水和樹林,親近自然,十分幽靜。小木屋房車里有如同家一般的布置和設施,很舒適,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