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協同新來的副總招聘,發現她總是很關注求職者的星座。
某次面試結束后問她:星座靠譜嗎?她說有參考價值呀!我淡淡道:“我是獅子座。”她驚訝地瞪大眼睛,狐疑:“一點都不像啊!”
呵呵,我也一直努力尋找我大獅子的霸氣側漏呢。
很巧,最近在古典的《拆掉思維里的墻》里,看到英國心理學家,現代人格科學理論貢獻者漢斯?艾森克教授關于星座-性格心智模式做的一項調查。
這個調查可謂一波三折,非常有意思。
艾森克是與英國占星師杰夫?梅奧聯手做的這項人格調查。梅奧是一家占星學院的創辦者,學生遍布全世界。梅奧積極參與這項調查,應該是想利用調查結論擴大占星學說的影響力吧!
他們想驗證古老的占星學說以下兩個結論:
1. 十二星座中,白羊、雙子、獅子、天秤、射手、水瓶6個星座的人性格偏外向,而金牛、巨蟹、處女、天蝎、魔羯、雙魚6個星座的人性格偏內向;
2. 金牛、處女和魔羯3種土象星座的人更能保持心態平和、情緒穩定,巨蟹、天蝎和雙魚3種水向星座,則相對更神經質一些,情緒和心態也更容易出現波動。
他們從梅奧的占星學院選了2000多人參與調查。接受調查者填上出生日期,根據自身情況在艾森克設計的人格調查表每個描述中選擇“是”或“否”。
統計結果顯示,星座與外向有關的人在外向特質上的得分的確要比其他人高一些;與土象星座的人相比,三個水象星座的人在神經質特質上的得分也明顯要高出一截。這些人的性格特征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無疑,這個結論在占星學界中獲得了一片歡呼聲。
但艾森克本人卻開始懷疑他的樣本的“可參考性”——被調查者是一批對星座篤信不疑的人,這些人本身可能已經處于“星座-性格決定論”的心智模式。
于是艾森克又做了一輪實驗:實驗對象是 1000名幾乎不可能聽說過性格與星座之間關系的孩子。
這一次實驗的結果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孩子們在外向和神經質兩個特質上的得分和他們的星座根本就沒有任何關聯。
對此,占星學界給出的解釋是:這些孩子還沒有成熟,還沒有發展出他們星座賦予的性格。
于是,艾森克又做了第三輪實驗,這一次,他選擇了對于占星學了解程度深淺不一的人作為調查對象。
調查發現:如果調查對象很清楚星座對性格有何影響,他們的問卷結果和占星學說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對占星學沒有太多了解,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說就不那么一致了。
看完這三個實驗,回頭再看我們副總說的“有參考價值”,的確不無道理,前提是對方也了解并相信星座學說,相信那種星座所描述的性格就是自己的性格。
科學家研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在星座-性格學說潛移默化的暗示引導下,必將與星座所描述的性格越來越契合,反過來,這種越來越契合也會促使其越來越相信。
我是接受傳統教育的中國人,只知道十二屬相,十二星座是近年來才看到。一查,原來自己竟然還是獅子座,不禁把自己也嚇了一跳。所以也難怪副總說“一點也不像”。
現在,咱們來玩一個游戲。
下邊10句描述,按非常不準到非常準,用0——5,6個分值給與自己的符合性打個分,相加再除以10。
1.你需要別人喜歡你和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
2.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法加以彌補。
3.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還未能變成你的優勢。
4.從外表來看,你是一個講求自律和自制的人,但內心卻常常焦慮不安。
5.有時候,你會強烈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或正確的事情。
6.你傾向于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和變得豐富多彩,在遇到約束和限制時你會感到不滿。
7.你很自豪自己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證據,你不會接受別人的觀點和說法。
8.不過,你也覺得在別人面前過于直言不諱并不是明智之舉。
9.有時候你很外向,比較容易親近,也樂于與人交往,但有時候你卻很內向,比較小心謹慎,而且沉默寡言。
10.你有很多夢想,其中有一些看起來相當不切實際。
其實,這是20世紀40年代末,心理學家伯特倫·弗瑞爾在他的《心理學導論》課上做過的一個實驗:他從幾天前在報攤的一本星座書中,隨手從10個不同的星座描述里抽出10句話,湊成了這段文字。
他要求學生根據這段文字給自己打分,0分非常不準,而5分則非常準確。87%的學生給出的是4~5分......
親愛的,你是幾分?
雖然如此,我還是愿意相信星座學說帶來的積極一面,比如,可以借助描述的好的一面,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加信心,激發斗志。
比如說我大獅子自帶光芒,天生自信、霸氣,其實我自卑得很,現在完全可以借助星座賦予的力量,勇氣十足地去奮進、去追求嘛!
至于不好的一面,比如唯我獨尊,傲慢,驕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信與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目的還是要讓自己有一個較好的心態,努力給自己創造一個較好的生存狀態,努力讓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