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一周過去了。又到了每周打卡的時候。之前每到這個時候,心里就有一種說不清楚的焦慮感。潛意識知道自己有一個比較燒腦的任務需要我完成。慢慢的,好像沒有那么焦慮了。慢慢的明白反正每周這件事必須要做,焦慮又有什么用呢,去寫就行了,至于寫的好不好,先不在考慮范圍之內。最重要的先開始寫,把自己的虛榮心和面子放下。就算是寫的爛了,最少自己也知道哪里有問題,思路不連貫,文理太淺,條理不清晰,語言組織不通順,語感太差,輸入不夠,輸出不夠,都沒有關系。從一個角度看,這都是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都是可以提升的地方,可以讓我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
以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感覺自己沒有東西可寫,不知道寫什么,拿著手機,腦子里半天打不出一個字,跟小學作文時咬筆桿頭的感覺差不多。現在只要想寫,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就算不是什么很有深度的東西,那至少我知道自己是怎么思考的。先知道自己怎么思考,然后再讓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更有效率,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前兩天跟小密圈的一個小兄弟聊天,發現他最近人的狀態變化很多,比以前開朗很多也自信很多。聊到他的變化,他本人蠻有體會。每天堅持三個習慣。每個習慣從一個微習慣孵化出來:每天寫五十字;每天做一個俯臥撐;每天說20秒的錄音。這三個微習慣持續了幾個月以后,現在想停都停不下來了。三個微習慣,現在變成了每天一千字以上的輸出;每天對各種體育鍛煉保持很濃的興趣,不執著于哪一樣,碰到什么就能玩什么,而且很投入,很享受;至于每天說20秒的錄音。對他本人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元認知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和他溝通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他的進步。他說話時語言組織很通順,思維清晰有條理。能夠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學到了。在踐行的路上,他走的越來越堅定。相信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持之以恒的做下去,而且把這三個方面學習踐行的心得體會遷移到其他學習上面,多維立體的成長,復利的威力,會讓所有的人驚嘆!
這個和我一樣從農村出生并成長的年輕孩子,樸實,純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替他高興的是,他很幸運!在這么年輕的時候,碰上了一個更好的時代,信息技術發達,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質量也比當年高的多,社會的自由度和容忍度也大很多。祝愿他能不忘初心,日拱一卒,踐行,不斷成長。。。并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蛻變。
這兩天終于做了一個決定并采取了行動,希望自己能真正消費好自己的注意力,有旳放矢,做好計劃,堅定踐行,有始有終。一個人是否決定去做一件事情,除了這件事是不是對自己有用,還取決于自己是不是在這件事上面有過投入時間,金錢,注意力等。以及這些沉沒成本是不是夠大。
輸入變輸出,復述一下這兩天印象比較深的東西。
在吳軍老師的上一封硅谷來信中,了解到美國校園暴力事故的現狀以及他本人對預防個人受到傷害和損失的四條原則:一,防御性思維。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留意周圍的情況,危險會在不經意中發生。二,遠離危險。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非禮勿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三,嚴守規矩。也就是遵紀守法四,有效戰術:危險來臨時的應對措施要得力,這在乎平時的安全預想預防以及演練是否得力。
再來一條得到免費資訊里的一條信息:和人溝通交流時建立親和力的三個有效條件:一,溝通開始時就給對方一個明確的時間期限,打消對方的顧慮,減少因不可預期帶來的焦慮感。
二,得體的肢體語言,不和對方面對面而是斜對面的溝通可以減少突兀感,保持微笑,有利于正常的交流。
三,放慢語速,讓自己可以更深入的思考,給對方誠懇值得信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