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城市夜晚的風很大
吹走坦蕩與浮夸
你總是累的時候想家
孤單的時候想他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傲嬌的會和所有人說,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后來發現確實是,大到 我在北方穿著棉襖烤著火爐,你在南方穿著半袖享受著陽光,我們相隔的不僅僅是距離,還有時間。
月月是個純純的北方姑娘,從小見過了北方大漢,自從臺灣電視劇席卷整個童年乃至少年時代,所以在很久之前就勵志一定要到有海的地方生活。
可是夢想就是夢想,一直到上大學那年,月月瞞著家里所有的人報了海南的學校,不是沖著學校去的,是沖著海南那個地方去的。最后家里人也沒辦法,只能順應著她。
月月常說,他爸是老來得女,恨不得把自己捆身邊,大學還只希望在本地上,只可惜自己不是那么聽話,于是從月月上學的一天開始,爸爸就叮囑,大學不能找對象,不能留在那,不能不回來。
月月是個象征性的順應著一切,直到大三,有人闖進了她的生活,從此不再寧靜。
02.
北方的旱鴨子來到南方的大海邊,豈能用驚嘆號來表示,月月喜歡腳踏沙子的感覺,望著汪洋大海,覺得自己如此幸運,旱鴨子也有學習和適應能力啊。
經過兩年的鍛煉,大三那年,和同學一起玩,總覺得自己水性已經不錯了,可是一個浪打來,月月沒有被拍在沙灘上,而是卷到海里,無助,絕望,腦子里遺言都想好了。
阿蘇救了月月,一個瘦瘦高高黑黑的男生,在月月的印象里,南方的人都是白白凈凈的小生啊,后來去了海南才知道,長時間太陽暴曬的他們是真的黑呀。
月月出于對阿蘇的感恩,天天追著阿蘇要請吃飯,結果阿蘇總是不給機會,急壞了月月,竟當眾喊道:“我又不是要嫁你,你躲啥”
阿蘇就是本地人,父母是漁民,和月月的父母一樣,不希望阿蘇走太遠。
就這樣兩個父母不希望遠行的孩子相愛了。從在一起的那一天開始,月月就知道,他們未來會很難走,畢業就分手的結局或許就是他兩的真實寫照,可是怎么辦,愛上了就是愛上了,能怎么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嘛。
飛蛾撲火的兩個人,從在一起的那一天開始就本著曾經擁有就好的原則,不吵不鬧,拼命的對對方好,拼命的在給予。
03.
轉眼畢業,月月和阿蘇開始了彼此的針扎,阿蘇的父母很喜歡這個北方的姑娘,也希望她可以留在這里,月月也舍不得和阿蘇分開。
月月最先和父母攤牌,父母堅決反對,甚至以死相逼,最終無果。
阿蘇和父母商量,兩人去北京生活,父母反對。
月月父母早幫月月安排好了工作只等月月畢業回來,于是兩人就這樣擱淺著,擱淺著,兩個人都深深的愛著父母,可是有愛著彼此,于是直到月月坐上飛機的那一刻,兩個人哭到不能自已,因為都知道,面臨的結局。
回來后的月月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聽話的嚇人,父母意識到月月的反常,但終歸覺得,小孩子的感情,過段時間就好了,然后就這樣過了很久,很久。月月不吵不鬧,但是也不談戀愛,好像生了一種病,叫對男的不敢興趣。
直到月月三十歲的那天,阿蘇來到了她的城市。
分手后的兩人,沒有抱怨,有的都是對彼此的想念,這六年兩人很少有聯系,
月月曾說:“遇到好的姑娘,就相愛吧”
阿蘇說:“遇到好人,就嫁了吧”
然后兩人都沒有找對象,都單著,就這樣過了六年。
04.
阿蘇的到來,月月開心壞了,帶著他從小學到高中,吃過的店,走過的路,串過的門,玩過的游戲,全都帶著阿蘇玩了一遍,兩人有了自己的小屋,天天膩歪在一起。
月月的父母能看出月月的開心,決定如果阿蘇愿意留下來,就同意他們在一起,甚至結婚。但是阿蘇始終沒有提結婚的事,就是每天陪著月月,說是來 度假。就這樣過了三個月,阿蘇突然有一天消失不見了。
在阿蘇的計劃里,阿蘇是來勸月月以后的日子就算沒有他也要好好生活,可是意外總是在計劃之外,阿蘇發現放棄月月他做不到,于是就在這里一天天的待下來,直到生命的盡頭。
在很久之后,月月才知道,阿蘇用最后的時間來陪自己。
這座城市里,曾有有阿蘇和月月的家,一個三個月的家,一個很小很小的房子,裝著很多很多的幸福的家。
月月說
我總是累的時候想家
孤單的時候想他
這個習慣可能會持續一輩子。
文:哈小美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