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在前面
2016年9月2號,我買了一張成都到武漢的火車票前往武漢,歷時5天,參加了在武漢舉行的騰訊產品培訓生校招面試。本來打算當時面試完就寫一篇面經的,但是結束之后匆匆忙忙趕回成都參加各種校招而一直機會寫,后來又想著等自己手里有幾份Offer之后再回過頭來總結一遍自己的求職經歷,其實很早就想把這段經歷寫下來,但是每每想要操翰成章卻又執筆難書,即便過去快一個月了,對這趟武漢之行依然記憶猶新,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功虧一簣最后一輪面試的時候敗走麥城,與騰訊失之交臂,更多地是這次求職經歷所帶給我的,對自己、對產品經理、對工作所帶來的思考。思來想去,我還是想把它記錄下來,與其說分享,不如說是總結。總結自己此前的失敗,整理自己犯過的錯誤,然后好好準備把握下一個機會。
互聯網圈子里有句老話——百度的技術、阿里的運營、騰訊的產品。說的是騰訊對產品的專業度和掌控力是非常出名的,而【騰訊產品培訓生】項目是騰訊公司培養產品經理的一個精英項目,每年從全球大約招聘30人左右。今年的情況,據了解,大概是從15000份簡歷中篩選出1500位面試者,然后經過【群面>專業面>HR面>總監面】四輪面試,每輪淘汰80%-90%的面試者,最后擇優選取少量合格者發放Offer。這次面試是我校招的第一場面試,也是目前為止印象最深的一場,激烈的競爭和卓越的對手促使我從頭到尾反復梳理了自己一年來的產品學習歷程,也對自己在互聯網產品方面的修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篇文章,不僅僅想和大家單純地討論如何去得到一份Offer,更多地是一個月以來,對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思考和反思。淺言拙見,愿作拋磚引玉,給后來人提供一點點參考。
(二)關于面試
在參加面試之前,騰訊對應聘者安排兩輪筆試(行測+主觀題測試、性格測試),這和其他校招筆試大同小異,這里不做贅述。其實做完筆試之后,我就沒抱任何希望,也沒放在心上,結果后來知道自己過了,通知9月3號前往武漢參加面試,立馬買了2號成都到武漢的動車票,風風火火趕去參加面試。在群面之前,查了很多關于騰訊產培生的面經,也做好了第一輪就被刷的心理準備,但還是抱有一絲僥幸。
關于群面。我所在的小組當時一共11個人參加了群面,也是我參加的第一次正式的群面,最后的結果11進4,我和另外3個小伙伴兒進入了第二天的專業面。在面試開始之前,其實我在等候區就建了個微信群,把和我一組的同學都拉了進去,然后大家都簡單認識了一下。也就是說,在正式開始面試之前,其實組員之間也有了一點初步的了解,所以在面試之前我就記住了每個人的姓名、學校和專業。關于自我介紹,沒必要長篇累牘告訴大家混過社團你拿過獎、發過論文實過習,沒有人會去細聽,其實能讓大家尤其是面試官記住你的名字就夠了。群面題目要求面試者在40min內,針對某款軟件的一系列問題討論出一套解決方案。面試題目基本都是多年不變,都是新瓶裝舊酒,在網上都能搜到,這里不做贅述。想談的是,這次群面出奇的和諧,既沒有出現撕逼,也沒有出現群面Killer(已經拿到其他公司的Offer,在群面中故意搗亂的攪局者),而且在面試開始也沒有人搶Leader、Timer和Reporter,所以在面試官宣布計時開始之后,我等了兩分鐘還是沒人說話,就主動承當起了Timer的角色。
在這里淺要談談關于群面的想法,我在和一個群面收割機大神聊過之后,發現除了群面常見的Leader、Timer、Reporter之外,其實面試官會更在意面試者在面試過程中是否能提出建設性意見、是否能提出新穎的創新點、是否能引導討論的方向、是否能正確處理意見分歧,這類人往往被稱為Contributor,也往往能更大幾率通過面試,我見過有人在參加百度的群面時,同時充當了Leader、Timer、Reporter和Contributor四個角色,并最終帶領整組人全部通過面試進入下一輪。
關于專業面。面試官是前一天群面的面試官,在做過自我介紹之后,面試官首先就前一天的群面表現做評價。我自己的表現如何?我覺得隊伍里其他人的表現如何?你覺得除了你之外還有誰能通過面試?你覺得你為什么能通過面試?如果給你自己打分,你給自己打幾分?給隊友打幾分?因為壓根就沒想著第一輪能過,一開始就抱著學習和贊經驗的態度參加,得失心并沒有很重,所以在群面結束之后,回到酒店就對當天自己的表現做了總結和反思。因此在面試官問我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基本能據實回答。問完這些問題之后,面試官便開始深挖我的簡歷,問我的實習經歷、項目經歷、平時都用什么APP有什么優缺點、如果讓我設計一款APP我會怎么做、平時都喜歡逛什么網站......
關于HR面。當時面我的是騰訊的“鵝廠王思聰”,馬毅先生。能看出來他實在是太專業了,我在和他面試過程中沒有感到絲毫不適,他問了我目前的戀愛狀況、家庭情況、職業規劃等問題,然后問我為什么想加入騰訊、如果面試被淘汰了我接下來會找什么公司投什么崗位、一句話說服面試官讓我通過、我大學期間最成功/失敗的經歷......
關于總監面。到了這一輪,還剩下的面試者寥寥無幾,在等待面試期間大家也都互相熟絡起來,后來才得知面試我的是騰訊征信總經理、QQ錢包負責人鄭浩劍先生。而我后來思考自己之所以被淘汰,也是在這一輪表現得不夠好,或者說沒有達到面試官所期望的高度。做完自我介紹之后,面試官直接開始和我聊簡歷,問了我很多實習和項目的經歷,整個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他的思維高度和以往的面試官完全不在一個量級,至少對于當時的我而言是這樣的。相較于其他面試者,我沒有帶任何作品集,沒有帶任何證書,直接拿著一紙簡歷就跑去面試,以至于他和我說“感覺別人都是準備了很多東西在面試的時候背書,而我似乎并沒有”,他當時也問了我自己平時比較常用的APP是哪些?有什么優缺點?然后在此基礎之上,深挖我對這款產品的認知——交互、邏輯、商業模式、用戶群、需求、針對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等等,問得非常之深。
在面試快結束的時候,我問了面試官一個問題:您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是如何去規劃自己在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發展方向的?而針對這個問題,他和我聊到了一個讓我感觸很深的事情,那就是關于做產品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剛開始,做產品的時候,信心滿滿,意氣風發,產品發布前自信能做出一款產品來改變世界;再后來,產品上線后用戶寥寥無幾,開始迷茫和質疑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到最后,茅塞頓開,要么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推倒重來,要么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快準狠切入市場,獲得成功。
其實當我面完最后一輪,跟在我前面面試完的小伙伴兒們交流的時候,結合自己的面試表現,我就確定,我肯定掛了。雖說還是有一些失落,畢竟好歹走完了全程,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但是相對而言收獲可能更多。
(三)關于反思
面試期間,基本上每天都在等待的煎熬中度過,期待著自己能收到通過面試的短信,同時瘋狂地搜尋面經,細細研讀,生怕錯過每一個關鍵的面試技巧。關于面試的技巧,或許知乎用戶馬文博先生的答案總結的比我要精練。這些問題,再加上寶潔八大問,想清楚了,基本上能適用于大部分的面試。
1、群面
面試前:
– ?找到同一小組的人,了解對方專業背景,能力素質,性格特點
– ?盡量搶到中間的位置(有利地形)
面試中:
– ?全程一言不發者或極少說話者【淘汰】
– ?全程滔滔不絕不給他人機會者【淘汰】
– ?過程中觀點引發沖突且無法妥善處理者【淘汰】
– ?觀點明顯根據常識判斷錯誤者【淘汰】
– ?純粹人云亦云者【淘汰】
– ?能夠有效掌控討論進程和節奏且有自己觀點者【重點考慮】
– ?能夠清晰表達有效觀點,適當積極發言者【考慮】
– ?觀點創新,說服大眾者【考慮】
– ?力挽狂瀾把大家從錯誤邊緣拉回正題者【考慮】
– ?過程中缺乏自信【淘汰】
– ?過程中過度自信,缺觀點平庸者【淘汰】
– ?主動擔任計時員并有效掌控討論節奏且有觀點者【重點考慮】
– ?擔任總結發言,能夠清晰匯總表達,且有自己觀點者【考慮】
群面策略:
– ?激進:做leader、timer;保守:做主要貢獻者
Tips:
– ?聽清楚具體群面規則和時間!
– ?時間緊迫,自我介紹一定精簡!
– ?別人自我介紹時,做記錄并猜測他人能力和性格特點,盡量記住名字
– ?尊重他人發言的權力,不輕易打斷;必須打斷時要語氣委婉
– ?不要硬碰硬,先肯定別人,再補充自己的觀點
2、專業面
收集專業面試問題,并寫出自己的答案
自我介紹!!!
對職位的認識
– ?什么是產品經理?
– ?為什么做產品經理?
– ?喜歡做產品的理由?
– ?產品經理需要什么樣的技能和素質?你是否有這樣的素質?
– ?做產品的難點在哪里?
– ?產品經理和導演的關系?
經常用哪些互聯網產品?
你怎么看待這款產品?
– ?該產品有哪幾類用戶?這些用戶的優先級是什么樣的?你是哪一類?
– ?最常用哪些功能,為什么?說出最重要的功能。
– ?產品有哪些問題,怎么改進?
– ?他們的產品為什么沒有按照你的想法去改?
一句話概況某一個產品(考察歸納能力)
實際工作能力
– ?做過什么項目?碰到什么困難?你怎么解決的?
– ?項目過程中是否和同學產生分歧,怎么解決?
– ?如果老板讓你做一個產品/事情,你不認可他的觀點,怎么辦?
– ?如何在學習和課外活動間取得平衡的,你怎么做的?
– ?我們都曾經歷過無法按時完成所有必要事情的情況,請講一次你遇到的這種經歷?
實際情景解決
– ?如果一個產品的訪客突然減少,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 ?產品研發3個月將要上線前,想到很好的改進idea,上不上?
– ?是否想過為你身邊的人做一款產品?你是如何設計的?
3分鐘說服我讓你通過 / 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你還有什么問題?!!
3、HR面
有夢想
– ?行業認知
? ? ?對行業熱點的了解
? ? ?對公司業務的了解
– ?職業規劃
? ? ?如何認識應聘職位
? ? ?對未來職業的規劃
有能力
– ?學習能力
? ? ?最近看的書,上的網站
– ?工作經驗
? ?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 ? ?如果發生了**事,你怎么做
有素質
– ?工作態度
? ? ?如何看待加班
? ? ?上司不采納你的建議
? ? ?與同事發生爭執
– ?性格特點
? ? ?你的缺點
? ? ?你的優點
問題補充
– ?男/女朋友,工作地點,家庭情況
– ?最成功的一件事,最失敗的一件事
– ?壓力下如何工作
– ?干過的最瘋狂的事情
– ?你還有什么問題?
雞湯界有句老話——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我相信此時此刻能耐著性子聽我碎碎念到這兒的你,也和我當時一樣,看了那么多面經,做了那么多功課,可真的到了面試的時候,依然會緊張,依然會發揮失常,依然會大腦短路。所謂關心則亂,這其實很正常,如果什么都不擔心,只能說明你打心眼里沒重視這場面試。所以,這就要求,對自己的簡歷上的每一段經歷都要熟捻于心,對每一個細節都能講述地有理有據,沒有套路。
1、簡歷:你的簡歷就是你的作品,請善待你的簡歷,當它能被你打磨成一個藝術品,能讓面試官在看到的第一眼就對你感興趣的時候,你就已經甩開了無數人。
2、群面:請時刻告訴自己,你們是一個團隊,你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炫技,更不是撕逼。
3、單面: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簡歷上的東西如數家珍,不要抖機靈耍套路,面試官見過的面試者不計其數,你是不是撒謊對方一眼就能看出來,不然怎么可能做這一行。如果你的經歷真的能打動自己,那一定也能打動別人。千萬不要不懂裝懂。
4、自我認知:面試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和行業內資深的從業人員聊天你往往會收獲更多東西。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談及長處不浮夸,談及短處不避諱。正如當時HR面,馬毅先生和我說的,面試官希望聽到的,是你想做>你適合>你能做,而不是一味地告訴他你想做。
(四)后記
在參加此次面試之前,其實我的身邊幾乎沒有多少人是正兒八經想要從事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而這次騰訊面試的經歷,帶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優秀的產品新人,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和那些比自己優秀得多的人接觸,其實對自己的認知是更深刻地,最后一輪面試時認識的同學,他們對產品成熟的方法論、對問題獨到的分析和見解,都要優于我,雖然會羨慕,但不會嫉妒,更多地是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去向他們看齊。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最重要的,是永遠保持足夠的謙虛和絕對的自信,千萬不要傲慢或者自卑,否則你輸掉的,將不僅僅是面試。
我相信很多應屆生和我一樣糾結過進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問題,這次參加騰訊的面試,讓我對自己的求職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就像是一直井底之蛙,習慣了井底的一方小世界,從沒想過跳出井底去看看,而一旦從井底出來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之后,就再也不想回到井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