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力學習的 | 信息收納

分享/唐夕

我們平時看的書籍、文章、筆記甚至是名片等,有用的信息也是這樣,需要有一個統一的衣柜,把它統一收納整理起來,這樣我們的腦子就不會太亂了。

如果你也有類似這種重要信息找不到的情況,比如:老板上次開會說的這個要點,我還做過筆記來著,放哪里了?上次見過的那個團隊,聯系人的名片怎么找不到了?那么,現在就能幫你解決這個難題。

接下來我將按照信息整理心法、整理工具、具體操作三個部分,講清楚如何像把衣服整理進衣柜一樣,整理到電子筆記系統里,有條不紊地收納起來。

不要小看養成信息整理這個小小習慣的意義,它絕對會讓你的生活更輕松。養成好的信息收納習慣,會讓你的大腦更加高效,為我們快速學習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要不,你回憶一下讀書時候的學霸,或者職場非常厲害的達人,是不是都有一套給力的習慣流程?


一、信息整理的心法

首先,請你回憶一下,如果你看到一篇公眾號文章里有一段非常有用,你的第一個動作是什么?是不是順手點擊收藏?

那收藏之后呢?是不是從此以后沒有下文了?你真的還會再翻出來看么?甚至乎后來都不記得當時隨手收藏什么?

所以,這種隨手收藏鍵保存的習慣,我會勸你拋棄掉,這是一種囤積信息的“松鼠病”。我們囤積的大量信息,不僅占內存空間,更會影響真正地高效吸收和學習,因為它會給你一種:我擁有了好多知識的假象。

所以,信息整理心法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便是「刪」。

?刪

刪就是刪掉收藏夾里不相關的信息、資源、人脈。你的思想會進步、技巧會升級、學識會提升,進步以后就會發現自己以前欣賞的東西和現在欣賞的東西是不同的。對那些陳舊的、老化的資料和內容就可以及時刪掉,不要舍不得刪,臃腫的知識庫對你一點好處也沒有。

如果你還是覺得有點抽象,不如打開你的淘寶收藏夾,你會發現,三個月前收藏的寶貝,現在還有沒有購買的沖?隨便翻一翻相信你就可以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轉

刪掉絕大部分沒用的信息之后,你還是會挑出一些很重要的資料,它們可能是你沒有太消化的重要知識,可能是值得記錄的關鍵信息,可能是一張非常關鍵的人脈名片。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有用的信息、資源、人脈轉化為自己可以理解的語言,哪怕寫下一個字,給文件起一個自己能聯想起來的名字或者是加一句自己的感悟和注釋,貼個標簽,甚至只是把刪減后優質內容整合到一起。最重要的是,以各種方式讓這些信息和自己產生聯系,輸出自己的思考,把它們轉化為你的理解。

?存

在轉化之后,對于以后可能會反復看的或者可能會重新引用的,都要進行「分類保存」,存在哪里?存在一個統一的文件夾或者電子筆記本里。

而關于儲存的信息,一定要是自己能夠回想起來的,經過了一定程度的消化的信息。如果記的東西,你自己也想不起來,那這跟互聯網能隨手搜到的海量信息沒有差別,就根本沒有記的必要了。


二、信息整理的工具神器

理清了我們刪—轉—存的三步整理心法了,接下來我們便來看看,有什么好用的工具,可以配合使用,達到高效整理信息的目的。

工具一:全能掃描王APP——紙質文檔的電子化存檔

首先給大家推薦第一個工具是一個叫全能掃描王的APP,它的核心功能是將紙質文件轉化為PDF形式,便于我們將紙質文件統一存放于電腦、云盤、手機中統一管理。

平日里我會記非常多的筆記,所以本子用得也特別快,但用完不丟就很占地方,只好用完就丟了,就很難保存。即使這些本子不丟掉,無用的信息太多,我也很難快速找到寫在本子里的筆記內容。

全能掃描王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全能掃描王對紙質文件進行拍攝,文件可以轉化為圖片或PDF進行保存,這些圖片或者文檔,可以直接保存到印象筆記中,這樣就可以輕松完成這些紙質文檔的電子化存檔和收納,方便查找和管理。

用掃描寶、全能掃描王,可以幫我們擺脫許多臃腫繁雜的紙質資料。讀過的書、看過的資料、討論過后的靈感,各種紙質信息來源,只需要把「精華」的部分掃描下來,進行電子化處理,儲存到自己的知識庫里,就可以實現高效的管理了。

當然,類似的APP工具還有很多,比如掃描寶也可以實現同樣的功能,用哪一款都行,看你自己的喜好和方便。


工具二:微信小程序JobPlus——名片人脈管理

在工作社交場合中,我們會認識各種各樣的人,避免不了交換名片,隨之而來的就是管理各種人脈資源。雖然可以交換微信,但備注信息不可能有紙質名片那么詳細,全部錄入又不現實。紙質名片非常容易損壞,遺失。這里推薦這款叫做JobPlus+的微信小程序,不占手機內存,電子名片制作與分享、掃描紙質名片、名片夾管理等功能都很齊全。

在微信小程序里搜索JobPlus+,就能輕松找到這個名片管理的神器。這款神器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掃描紙質名片,建立電子的名片夾和創建分享自己的電子名片。

這就像用微信的群分組,把各種人脈分組管理。但是對于有些人脈,不能加微信管理的,我們可以就用JobPlus+管理起來就好。

當然,如果你要管理的名片和人脈沒有那么多,那么僅僅只需要用全能掃描王把名片掃描起來分組保存就可以了。

所以,這兩個工具的核心功能就是:把沉重的、冗余的紙質資料,挑選精華,都轉化成電子文檔。快速轉化、隨時更新、定期迭代。


工具三:印象筆記—— 你的電子資料庫

那么,我們掃描的關鍵資料、名片或者看到的重要信息的截圖,關鍵網址等,收納到哪里去呢?我們用一個強大的電子筆記本就可以實現。這個電子筆記本空間大、格式包容、可以多設備同步。市面上有很多這樣的筆記本,比如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Onenote等,都可以實現類似的功能。用哪一款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一個功能用透,把自己的知識體系搭建起來。

我在這里就以我常用的印象筆記來舉例,看如何把知識要點儲存起來,讓印象筆記這樣一個電子筆記本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外腦。

我們遇到喜歡的網頁內容,可以復制到印象筆記之類的軟件當中,保存下來,掐頭去尾,只留下最重要的信息,同時給文章起一個自己能夠理解的標題。如果有幾篇同類型的文章,也可以把關鍵段落湊在一起。

印象筆記還能通過剪藏的功能,幫你一鍵收藏來自網頁、微信的信息。我強烈建議最終剪藏的是你精挑細選,看懂了并且覺得很有用,但是當時又沒有辦法全部消化的知識或者以后還有可能會有些場合需要引用的知識,這些內容就可以選擇留下來,因為這些才是最有價值的。

如果你平時處理的信息不多,經過初步思考消化的信息,可以直接按照主題分類建立筆記本儲存起來。如果你還沒有習慣使用電子筆記,也不如從最基本的儲存功能開始上手使用。

不過,如果你在持續不斷地學習新技能,新知識,那么,我們就需要一個分類整理的方法了。怎么分類?可以按照兩個邏輯來分:

第一種:按照知識的主題類,分別建立筆記本。

在印象筆記里,你可以建立各種不同主題的筆記本。比如,你最近在學習理財,那么就把理財的知識分類放在一個理財知識的筆記本里,下面是你在各個渠道學習的理財知識的內容。如果是在學習英語,就可以把正在學習的英語資料都收藏到相應的筆記本里。

這種方式非常適合學生黨,按照科目劃分筆記本,多設備端云同步,非常方便。同一個科目下,可以整理進好幾年的知識點,定期總結、復習和回顧,漸漸梳理起自己的學科體系,是非常高效的學習方法。

第二種:按照信息處理的流程,分別建立筆記本。

第二種收納方式就是按照信息處理的流程分,主要分三類:標號01的是初步原始記錄的信息,比如收集的一些資料、對某個感興趣正在研究的話題或者工作中正在做的項目搜集的參考資料,都會放在標號01的筆記本下面,表示這是初步儲存的,用來參考的信息。

而最近正在寫的文稿、思考的話題或者要準備的工作資料,邊會按照流程,儲存在編號02的筆記本下面。

最后編號03表示信息歸檔,已經完成的項目、讀完的書、寫好的歷史文章資料等,便會歸檔沉淀在這下面。

三個部分的筆記本,都會定期整理。已經完成的項目定期存檔,已經過時的資料及時刪減,已經掌握的內容,便會整理成知識體系,再深度保存。

如果你平時的工作性質不需要處理這么多的文檔資料,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同樣有效。可以在筆記本里記錄你的生活、旅行或者做日常消費記賬,都是非常不錯的。定期回顧整理,便是一次成長的過程。只要你在學習,就會值得記錄。

今天分享的內容總結起來,其實就講了一件事情:把我們平時各個渠道和學習場景收獲的信息,精簡地轉化收納起來。改掉隨手收藏任何信息的習慣,用刪、轉、存的方式保留精華內容。通過掃描軟件,可以把各種紙質信息,比如名片、筆記本、紙質書上的內容掃描成電子文檔。

通過一個可以多設備云端同步的筆記本,比如印象筆記,把干貨資料和自己的思考內容都儲存起來,定期思考、整理、輸出,便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你實現快速成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