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號,還有三十分鐘,就將逝去!在這青年人的節日里,我用什么來跟我的青春打聲招呼呢?翻檢著朋友圈里的圖片文字,有的聚在一起K歌喝酒,嘶吼青春;有的人吟詩誦典,禮贊青春;有的“王者榮耀”,挑戰青春;更有發小相聚,緬懷即將逝去的青春;而我——沉迷學習,日漸消瘦的我,只想說:“青春,你好!” 并將此文,獻給即將上考場的我和我的青春!
青春的情懷——吮納百川
青春于我,仿佛嫩草剛睜開了眼; 青春于我,仿佛晨光剛欲普照;青春于我,仿佛稚鳥剛飛上云端!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速度可以秒計。這讓我們無論處于何種年齡段,都如同新生的青春一般,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滿著神奇!因此,要永葆青春的情懷,就要成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在這個忙碌而有秩序的世界里,始終用充滿渴望的眼神,吮納,吸收,理解和消化。你看,現代化的電教信息手段,讓學習可以從關注更新相關公眾號開始,也可以從專業網絡課開始,不離家門,就能隨時聽,隨時看,隨時存,隨時記,甚至隨時思考反饋。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廣泛的閱讀中尋找智慧,可以從前輩和專業人士處請教,可以與同行和服務對象切磋交流,無論何種形式,只要我們有想學的情懷,想要提升自我的決心,我們就可以立馬踏上知識的動車,一路前行!青春,就是擁有這樣吮納百川的情懷,就是這樣渴望去探尋那未知的領域,就是這樣期盼成為更好的自己!
青春的步履——健步如飛
青春的腳步,愿丈量千山萬水,愿嘗試人生百味,愿歷經滄海桑田。青春的人兒,不懼實踐,他有矯健靈巧的步履,助他克服困難,爬到巔峰;青春的人兒,不懼嘗試,在不斷的“試誤”中,突破自己,提升自己。青春的人兒,不懼挫折,他有百折不回的勇氣和毅力,他有“撞了南墻頭也不回”的傻氣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英氣。因此,我們要有“現場學習力”,在任務中提升,在活動中成長,在失敗中重構,在成功中邁向下一個臺階。我們這樣青春的人兒,健步如飛,不為悲傷停留,也不為災禍沉淪,就是這樣,“耐得住繁華,守得住寂寞”;就是這樣,在終極目標的引領下,逐步從小目標中追求系列性成功,增強自我效能感,讓自己深信:自己終有一天破繭成蝶!
青春的眼神——始終如一
當今世界,海量知識和信息鋪天蓋地的向青年奔涌而來,如果不能分辨和取舍,你將陷入輿論的海洋,溺亡于信息社會。這樣的信息化社會,讓心浮氣躁的人淹沒在知識的浪潮中,讓自由散漫的人落后遲鈍,讓選擇恐懼癥患者,糾結取舍,最后白白浪費光陰。而正值青春的人兒,應該是頭腦清醒的在信息的海洋里撲通掙扎,搜集、選擇、整合和追蹤屬于自己的資源和信息;應該是能在知識的海洋中保持清醒,專一專注于初心,直指彼岸。因此,我們要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堅守自己的追求,不驕不躁,不花不亂,保持初心。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根據“初心”整合信息和資源,做到有的放矢,不浪費有限的精力,去搜尋無限的海洋。
青春的頭腦——靈動創造
有人說,“沒有一點想法的腦袋,叫容器。”那點想法,就是青春的影子;那點想法,就是智慧的火花。青春的頭腦總是能輕易捕捉“不同”,總是在追求標新立異,與眾不同,“我是奇葩”的路上!因此,在青春的路上,我們需要在任務和活動中,激發自己的生成智慧(如多角度思考,激發自己的智慧火花;如學會傾聽,捕捉他人的閃光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 ;如對比優劣,整合提升等等)才能將任務從完成的狀態,走向無法套路,走向激發人“耳目一新”的好奇心,走向吸引人注意的“特別的存在”!
青春的沉淀——反思升華
青春同時也是嚴肅的,它會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自問,也會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反思,更有“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總結。青春如你我,在執著追求兼收并蓄的路上,并不囫圇吞棗,并不全盤否定,而是邊走邊看,邊看邊思,邊思邊改,邊改邊進。循序漸進的在反思中沉淀自己,在反思中升華自己。
致敬我的青春,就是告知自己:青春是吮納百川的胸懷,是靈動創造的智慧,是健步如飛的積極進取,是始終如一的堅守初心,更是態度嚴謹的反思總結和積累沉淀。
致敬我的青春,就是告知自己:做一個有青春之心的人,就是褪去少年的幼稚和沖動,保留激情與夢想;就是摒棄中年的“潛規則”和狡邪,留下沉穩與踏實。
“機智如我”,青春就是這樣,不知天高地厚,一旦進入青春,便永葆“青春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