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jié)到了。
看看周圍的癡男怨女,圍城里冷暖自知。
有真幸福的,有假幸福的;有真不幸的,也有作的。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身患絕癥,生死在眼前時,你婚姻或者愛情里的另一半,是矢志不渝,還是你自己孤苦伶仃?
元旦的時候,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的何裕民教授,在深圳的康復樂園坐診。
我給母親掛了他的號,看看何教授有什么高招。
何教授還真挺有意思的,他不像別的門診模式,都是一個患者進去,關上門,看完,出來,另一個再進去。
他是圓桌會議模式的。就是四五個患者圍著一個圓桌坐下,一個聊完,另一個聊,大家可以互相聽,互相提問和交流。
家屬可以坐在后面的沙發(fā)上。(個人認為這樣的診療模式適合推廣)
我坐在沙發(fā)上就看到了一個故事。
一個大約三十來歲的年輕女性,肝臟腫瘤,用拉桿包拉了一堆片子,何教授看完,給了一個建議:術后恢復得很好,這段時間不太好,不能干活,別說重體力活,就是輕微活也不能干。
女性說:“但是菜總要買一點吧”
“但是我就做個飯啊”
“但是小孩總要接送一下”
“但是。。。。。。。?!?/p>
“但是。。。。。。。?!?/p>
。。。。。。。。
何教授說:“我每一個建議你都要說一個但是,我不是說你不能干,而是說你目前的階段不適合,以后康復了還可以干,但現在是要養(yǎng)病”。
此患者就診結束。
她從圓桌退到后面的沙發(fā)處,整理東西。
何教授問助理:“她是老患者了,她家先生呢?”
助理:“不知道,她都自己來,沒有見過”。
他們的對話,我都聽到了,整理東西的她肯定也聽到了。
只是默默地整理,就好像沒聽到一樣,臉上寫滿無奈,卻很平靜。
看看周圍來看病的,大都不是一個人來的,不是老伴,就是子女。
如果有人能陪,誰愿意一個人和癌魔單打獨斗?
看中醫(yī)還好,取那些CT、核磁、癌標的報告單時,會有多么地膽戰(zhàn)心驚。
我每次都是閉上眼睛,做幾個深呼吸,偷偷地看上幾眼,才敢一點點盡收眼簾。
夫妻本是同林鳥,不用大難來臨,也可能各自飛。
一輩子太長,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柴米油鹽糖醋茶,能抹走所有的希冀。
像那個女性,有人陪人生圓滿。沒人陪,自己也是女漢子,該看病還要看,看完站直身體,走出診室,管你們議論什么。
每個人都只有一輩子,誰有下輩子?
與其在婚姻里痛苦掙扎,看不到希望,還不如一個人吃好、睡好、玩好、活好。
低質量的婚姻,還不如高質量的單著。
看中央9,放傳奇明星的紀錄片。夢露也好,赫本也好,她們光結婚都結了七八次,一次次受挫,一次次又對愛燃起希望。
身邊也有結了離,離了結,結了再離的普通人,其實有什么呢?
我能理解,歸根結底,都只是為了得到心中的愛。
但是不管是雙著,還是單著,都應該卸下忿恨,感謝在彼此的生命里曾經遇見。
情人節(jié)來了,有玫瑰就收吧。
沒有就給自己買一把,畢竟2017年2月14日,此生此世這一天就只過這一次。
情人節(jié)快樂、愉快、高興,興高采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