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聲瑯瑯,追夢不息。枯燥的數學題,重復的英語單詞,翻過身來,又是馬不停蹄奮斗的一天。走過那段兵荒馬亂的歲月,在無盡的壓力中為自己努力,披荊斬棘。堅持,留下沒有遺憾的回憶。
“喂,章小雨,你到底起不起床!”室友總是大清早地這樣對他叫道。
章小雨,男,18歲,A市,景明中學高三16班的一名學生。中等個子,微胖的身材,總是一副慵懶的表情再加遲緩的動作。無論在學校還是親戚朋友中都顯得那樣平凡,甚至是那種會經常被人遺忘的角色。
高三的忙碌和高度緊張的氛圍如陰霾籠罩在高三學子的頭上,幾乎所有學生都為此感到身心疲憊,章小雨就顯得更加反應遲鈍。偏偏他的其它三個室友都是學霸,這讓原本就有點害羞的章小雨又平添了一份自卑。
對于章小雨這樣內斂的男生,學霸室友們似乎早已習慣了他的這種性格溫柔。每天早起督促他去班里和他們一同早讀,他卻從來都是最后一個出宿舍,氣喘吁吁,面頰緋紅地跑進教室。接下來便是規律卻緊湊的一天——早讀、上課、午睡、自習。經常會在睡夢中驚醒,匆忙揉揉惺忪的眼睛,緊張地抬頭看鐘,卻又平靜下來安慰自己:“還好,只是睡了一小會。”然后憑著與睡魔死纏爛打的精神,強睜著眼皮繼續拼命刷題。
班里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某位同學高舉章小雨的試卷,冷嘲熱諷道:“章小雨的試卷又只做了一半。我們班里誰最像蝸牛。”與他平時稱兄道弟的同學便齊刷刷地回答:“蝸牛章。”緊接著就是一片笑聲。
初夏熱烈的陽光穿透厚厚的玻璃窗,灑滿整個教室。窗外枝頭靜默,樹葉脈絡清晰。最是閑時聽風,靜時畫骨的好光影。
而在此刻的章小雨看來卻是一幅諷刺的畫面。心中無奈萬千,憤怒就像黑夜里即將決堤洶涌而出的湍急河流。可是,他沒有勇氣,也沒有膽量用自己的氣力去捍衛自己的尊嚴和保護自己柔軟的心房。
讓人容易忽視的一點是,行動看似遲緩的章小雨,卻是邏輯思維較強的男生,做題的正確率卻高得驚人。事后他總能將未做完的試題大部分都做對。然而終究還是速度太慢,對于那些“學渣”而言,章小雨與他們并無什么兩樣,甚至他們會拿章小雨軟弱的性格當作開玩笑的由頭來調劑一下他們的無聊生活。而章小雨卻總是把所有的不滿和憂傷深埋在心里,默默承受著這一切。
驚鴻一瞥的緣分的確值得欣喜。
高考前最后一個寒假的某天晚上。月光皎潔如一汪流水,靜靜高懸于空。浩渺宇宙,繁星微光點點。章小雨側靠窗臺,讀著村上春樹。他一向最喜讀村上春樹的文字。他說他那傾城日光,溫暖遍地流年的字句就像流經指縫間的細水長流,能安撫內心的惶恐與不安。
沉靜的心卻在意外瞥見《悉尼》后波瀾不驚,讓他心底里的畏懼與彷徨開始慢慢得到釋放。
正如村上春樹在《悉尼》中說得那樣,“我生存在一個以獎牌來判斷價值的無法殘醒的世界。假如兩手空空回國,誰都不會理睬我說的話。只有拿出結果來,才有資格大聲說話。何況我有話要說.......”我想章小雨此刻正懷著村上春樹那時的情懷,面對曾經因怯弱而遭受的冷眼,面對那么多的猜忌,才生發出這樣的感慨。此情此景戳中了章小雨那顆脆弱敏感的心。
那些不堪的歲月似乎就這樣慢慢淡出了生命,僅僅成為消失的記憶中的一部分。
接下來的100多天里,所有人都在拼命為自己的夢想鋪石搭橋,風雨無阻,無悔地付出。
從大家走出高考考場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那段青澀、懵懂卻又純真美好的青春歲月就要與我們揮手告別了。
錄取通知書下來的那天,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章小雨竟然全班第一,年級前十。立刻地,各大高校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而那些曾經嘲笑他的學生此刻卻一言不發。對章小雨的如此好的成績,甚至他的老師和家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他的學霸室友們當然也取得了相應的好成績,他們也明白,章小雨成功背后的原因,因此真誠地向他表示祝賀。曾經的不堪早已煙消云散,此刻的他,就像是一頭站在山頂的小鹿,在背后壯闊的峽谷和森林的映襯下,驕傲地抬起頭。
當然,除了他的室友們,誰也不知道章小雨在后來的100天里是經歷了怎樣艱辛的過程才得以完成這樣精彩的蛻變。生活本該如此,所有的努力都會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里給你想要的結果。
這時大家才開始注意到,章小雨已不再是那個中等個子,微胖身材,表情慵懶,行動遲緩的小男生了。清瘦的身材,白皙的皮膚,留有正好的頭發,他儼然變成一個俊小伙了。
那些寂寞卑微的年少歲月,此刻早已被風沙湮滅。在努力向前奔跑的過程中,終于明白了成長的意義。
青春是一場爛漫的花事。左岸是書影,右手是青春。我們都愿意相信:漆黑的夜里總會有光,指引你,慢慢走向年華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