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孤獨的刺猬,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我相信這世上一定有一個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未必是戀人,他可能是任何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我們會因為這份珍貴的懂得而不再孤獨。
我記得小時候見過一次刺猬,在籠子里。模模糊糊的我也想不起它的樣子,在我的生活里或許根本接觸不到刺猬,也不會想起它,了解它。第一次看《刺猬的優雅》還是在高二的時候,許多東西,即使當時你不懂,你想不明白。但是情節的某一點會一直牢牢記在你的心中,在將來的某個時刻,你會想起它,然后毫不猶豫去重溫。再次重溫的話,你會重新愛上它。
性喜孤獨,優雅的無以復加。
最近重新溫習這部電影和書,著實是有些緣由的。因為這周發生了一些事情,和朋友們交流,他們對我的一致評價是,** 現在的我,過分拘泥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和外界交流,也不愿結交新的朋友。** 這個評價我無法否認,我從不在乎有沒有人陪我,我不在乎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健身,一個人在工作室對著電腦發呆。我也從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對,我甚至想著若是以后便是這么活著多好啊,我一個人安安靜靜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用去照顧別人的情緒,不用非要和別人一致而去遷就自己。說了這么多,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害怕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倒不是不想不在乎別人,是害怕,害怕自己照顧不好別人的情緒,害怕自己去迎合別人的觀點而讓自己失去了原則。
我說,不應該自己要去判斷這個朋友符不符合你的三觀,你才能和他接觸,如果 三觀不符合,就應該盡早遠離啊。
朋友們說,有多少人真的能符合自己的三觀,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很多人你不喜歡,很多人你鄙視他的所作所為,但是這些人卻能在這個社會活的多姿多彩。
我說,那我們不就變成了自己討厭的人了嗎?
朋友說,你不可能改變社會,你只能去適應這個社會.
我想說,過去你還會說,我們改變不了這個社會,但不能被這個社會所改變。
我不知道什么對我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就拼命的想要做一只刺猬,像荷妮一樣,滿身都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無堅不摧的堡壘,刺猬是一種偽裝成懶洋洋樣子的小動物,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我只是不想再去討好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可以隨心所欲。
人一開始只是求生存,然后又在一天晚上體會到一種享樂的愉悅感,所有因這種欲望而帶來的虛榮心隨即而至,它使得人類對單純而高尚的東西不再抱有最初的幻想。
對于感情,我依舊是個膽小的家伙,我摸不清自己的感覺,我猜不透別人的態度,所以我的選擇繼續做一只刺猬。我倒是認真想過喜歡一個人該怎么辦?其實無非兩種情況,一是說出來,而是等下去。
對于第一種:說出來,可是我做不到。說出來的后果,無非也就是三種情況,第一種,皆大歡喜型,對方也喜歡你,你勇敢說出來,你倆攜手走向美好未來;第二種,雖然不是開心的結局,但是以我的角度,我不覺得不好,你說出來,對方明確表示不感興趣,你痛苦難過一陣子,但始終受到傷害的只有你一個人。第三種,在我看來是最讓人悲傷地,你喜歡的那個人他也喜歡你,但是你喜歡的他并不是自由身,你對他的感情無形之間做了第三者。為什么最讓人悲傷,不管你喜歡他也罷,他喜歡你也罷。你的感情,傷害了第三個人-->他的伴侶。不管你們的結合是多么的合乎情理。我想起了渡邊淳一的《失樂園》中 久木和凜子。不管他們愛的有多么深,最終逃不過悲劇的命運, 不管彼此之間的牽絆多么的深,但是逃不過世俗的眼光,況且我是個膽小鬼,我害怕別人對我指手畫腳,我害怕我愛的父母會因為我的過失而莫名的承受一些不該承受的名聲。還是做個刺猬吧,努力的 愛自己。
對于第二種:等下去,相信自己一定會遇到一個和你頻率相同的人
曾經有段時間非常喜歡程一的電臺中的《送給未來的男朋友》,不知道為什么我雖然不優秀,也不討別人喜歡。但是我一直覺得會有一個人在等我,我也堅信那個人一定是我頻率相同的人,所以啊我在努力變得好一點,這樣才能慢慢的配的上他。所以我想告訴每一個想愛的姑娘更是告訴自己,不必害怕。頻率相同的那個人一定和你一樣在焦急的找你,所以一起努力變更好,讓他遇見更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