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六章第三節長時間記憶
上一節我們學習了短時記憶。本節我們學習的是長時記憶
當心理學家說到長時記憶的時候,他們指的是那些保留一生的記憶。這種記憶構成了每個人對于世界和自我的全部知識。
長時記憶包含兩個部分:編碼和提取。當你編碼信息的情景與你試圖提取它的情景能夠匹配得很好的時候你的記憶效果最好。
提取的時候你需要用到提取線索。提取線索指的是你搜索一個特定記憶的時候可以利用的刺激。比如在兩種外顯記憶測驗中:回憶和再認。再認由于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線索所以比回憶要顯得相對輕松一些。
背景和編碼
當提取的背景與編碼的背景相匹配時,記憶最為有效。比如你開車違章從一個警察那里接到一次交通警告之后,再一次聚會上在撞見這個警察時你不能將他認出來。
記憶編碼均與特定的外界環境因素建立聯系。比如研究發現在學習的四周之后測量記憶表現,如果在編碼和回憶的時候呈現同樣的氣味,檸檬或者是薰衣草味,其記憶的成績就會更好。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在提取記憶時能夠回到編碼時的原始背景,你就可以更容易地提取出信息。
編碼和提取的過程
加工水平理論認為,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它轉入記憶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加工涉及的分析、理解、比較和精細處理越多越深,那么記憶效果就越好。
本節闡述的內容均和長時記憶有關。在中國這種應試教育里,如果可以善加利用這些長時記憶的技巧將會對考試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