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透過飛機舷窗望向夜空,薄如蟬翼的云、清冷的月亮構成美妙的景象,整個世界靜謐如水,一閃一閃的機翼燈仿佛是虛幻與現實之間的切換鍵。
一段時間以來,被自己內心的困惑束縛,安穩的一切猶如溫柔的桎梏,不知道目標,也不知道未來在哪里,這種感覺很糟糕。再加上對自我認知的不確定,對工作意義的猶疑,對個別事情的無能為力,各種情緒混亂而無序。
很幸運的是,在我周圍,有很多比我聰明比我智慧的那么一些人。與C君的相識起于8年前,當時我初出茅廬,他在做咨詢,合作的項目結束后便日漸少了聯系,但從他偶爾公開的文章或信息中我也能學到很多東西。當我在混亂中找不到出口,求助于C君。在北京,他的辦公室再見面,他一如既往的沉穩、安定。我絮絮叨叨的訴說著各種疑問,他有問必答,謙虛誠懇,一下午的時間一晃而過,而我知道,這個下午是我的moment?of?improtance。
1、結合實際樹立目標,取長補短,整合資源。
如果你不是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則應盡量在自己從事的領域鉆研下去。比如我,應利用工作的平臺去了解行業內所有的情況,“發言來自于調查,并非來自于實踐”,通過大量的研究報告及實地調查,從而總結歸納屬于自己的理論,描述行業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上,拓展至相關領域,從而實現知識和能力上的融合。
2、更加主動,拆掉思維里的墻。
就我個人而言,從事IT相關管理,但我本身不是技術出身。這個短板一直在我心里覺得是個無法克服的難題。當我反復說我不懂技術的時候,C君堅定的告訴我:你可以懂。作為管理人員,不用懂代碼具體怎么編寫,你去找相關的書,只看前兩章就夠了,明白它的框架和類目就可以了。我當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一直以來我被自己的潛意識束縛,在自己給自己畫的圈里一直默念,我不懂,并沒有去主動尋求突破。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我們往往被自己設定的條框限制了,給自己找無數借口,但是哪有那么復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僅此而已。
3、區分平臺的能力or個人的能力
平臺決定了一個人可以達到的高度或成功的速度,個人能力決定了你在平臺上能走多遠,這兩者相輔相成,站在一個更高的平臺可以鍛煉更多的能力,擁有更多的能力可以進入更大的平臺。但往往我們誤把平臺的資源當作自己的能力,對于自己真正的能力判斷不清。因此面對選擇,應判斷對方看中的到底是你自己的能力還是現有平臺帶給你的附加值。如果換個位置,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借助自己的資源幫助實現,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4、做一個靠譜的人
靠譜意味著積極的溝通,及時的反饋以及判斷、承擔。從C君的經歷來看,職業轉折點往往在于他的靠譜給他帶來的機遇。在相同學歷上拼的是能力,在近似能力上拼的是人品。只有我們把自己修煉成一個值得托付和信任的人,才能迎來更多的機會。
雖然在這個社會普世價值觀眾,對大多數女子而言,生命的價值不在于探索,而在于安安穩穩的走完人生路。但我認為,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嘗試走出舒適區,那么此生的體驗將大打折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嘗試不同程度的突圍和堅持,我們要做的是試著不去嫉妒,不去比較,但要試著去觀察,去傾聽,多思考,多沉淀。去讓所有外界的信息在你大腦里經歷一個長時間的處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