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17.9.22,晚上11.46,記錄今天的一天。
今日聽課
今天聽了一節數學,一節信息科技。
總體來說,兩位老師在課程的設計上,都針對了不同學科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
數學是2年級,內容是5的乘法,從跳格子開始引入,到乘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特點,到推算計算乘法,到乘法口訣,層層遞進。同時,在課程中,也給學生較多表達的機會,說一說,按照模板說、自己說一說、同桌說一說等。整堂課緊湊而有條理。
信息科技是3年級,內容是鼠標操作。三年級學生好動,有熱情,對信息科技更是喜歡的不得了。所以在過程中,老師并沒有過多講解理論,而是在操作中邊操作邊講解,給學生更多操作電腦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由此反思自己的課堂:
數學:
1.上課的內容混亂沒有層次
2.上課內容準備不充分,在各環節的串聯和時間安排上不恰當。
3.提前預設不充分,課堂形式太單一。
改進方法:充分備課,周日下午精心準備下周三節課!
信息科技:
1.過多理論的內容,操作較少
2.紀律始終沒做好,所以一直拖滯上課進度,班級的控班需要加把勁。
3.同樣是課堂安排不充分,沒有提前準備好內容和預設。
改進方法:后續根據上課情況,完成課堂公約,并進入接下去的內容學習,多給操作機會,利用控制來講解,而非黑板講解。
今日電影
昨晚和今天看完了一部日本電影《如父如子》,血緣和時間的陪伴,哪個更重要?在這部電影里,其實已經給了交代。
我們都說,血緣是無法割舍的,所以父母和孩子有一些先天的共性和相似之處;也有說夫妻相處越久,會越來越像,所以才會出現夫妻相。
古代尤其講究滴血認親,血緣對國人來說,太重要了。但是電影中的主人公,最終卻更多的傾向于后者,也就是感情和時間的陪伴。
人之所以為人,更多的可能是“情”,因為血可能會是冷的,但是有情的時候,血會沸騰,會溫暖人,才會帶來更多更多人才有的東西。
故事中兩個孩子,我其實更喜歡慶多,一個敏感溫柔懂事的孩子,他更像是內向型的孩子,話不多,但是心里充滿了情和愛,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在表達,當他在經歷時,其實他知道這不是在完成任務,而是父母丟棄他了,所以他很乖很懂事,話不多,但是默默看著,聽著,做著。
另外里面兩個家庭氛圍也是完全的截然不同,但是,最終都回歸到這個主題,“陪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所有的所有,都需要陪伴才能更溫馨、更健康、更美好,家庭中父母的陪伴,要比你掙幾百萬、每天給他最優渥的環境,重要的多,而孩子的成長中,只有陪伴,才能滋生愛,讓孩子們沐浴在愛中長的自信、安全。
因此,可能人生最終的目標,就是回歸家庭。
今日bujo
今日即興
今天時間太晚,晚上為了完成任務…拖了太久,趕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