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讀書、查字典與談戀愛》
前段日子,開始讀綜合版《茶經》(包括陸羽的《茶經》和陸廷燦的《續茶經》),讀得很是興起,也讀得慢,古文里很多生字。這對于一貫享受快速讀書的人來說,有點被掣肘。
“沒辦法,”我笑說,“讀這種書的好處之一就是:知道自己沒文化——好多字不認識,得邊讀邊翻字典。”尤其陸羽引用對他來說的古籍原文時。
而當查字典重新成為習慣,會進而變成一種執著,很愿意對一些本來自以為認識的字進行一番確認。
前兒看到馬未都先生寫查字典,說有些字是很多人都誤讀了的,“比如:鯇魚、橫財。”? 我嚇了一跳,這兩個詞馬先生能讀錯我必定也錯了,立刻翻字典,果然!感謝馬先生的誨人不倦,他那一篇博文一定讓許多人從此糾正了兩個錯別字。
在這樣變本加厲的求甚解精神引導下,當看到陸羽引用南北朝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啟》的那四五行文字時,我發現竟有八個字很值得翻翻字典。
陸羽先生,您這位沒有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加高等教育也從未獲得任何燦爛文憑與官職的人,在青燈古佛旁、梵音鐘聲里,跟著積公禪師牙牙學語、翻著黃卷經書識文斷字的人,卻實實在在給世人展現了如此扎實豐厚的文化厚度。
當然,很多時候,讀書跟上學拿文憑本來就不是一碼事,文化與文憑之間也不能簡單劃等號。
一邊咀嚼古文,一旦弄明白了正高興的要往前沖,一邊卻被拽住了得耐著性子坐下來查生字,而且,不少字連《現代漢語詞典》都查不到。
原來是用飛跑的速度看書,現在用爬行。
于是這本綜合版的《茶經》成了筆記最多的一本書。
漸漸的,雖然進度緩慢,慢之中卻逐漸被深入的拖進去了,連查字典也不再是掣肘的事,而變成了附加值,如同大餐中的甜點,饒是多了一個趣味。
每天能夠坐下來翻著字典讀上幾頁,成了起床后令人向往的一個目標,要是被別的事情耽誤了,會很不甘心的總要擠點時間來,哪怕讀一頁也好,著魔似的上癮了。
七月底八月初的一周里,跟xinxin等幾個朋友一起在澳門,天天干的也是特喜歡的事,而且形式也真生動可愛,關鍵身邊的美女帥哥還都是真正的才女才子,稱心如意得很,甚至會想若是另一個絕對才女寶姐姐也來了該有多好!(這不能讓xx知道,她會氣憤我心太野不專心干活)
當然我還是認真的,出門前猶豫了一下,沒有把未讀完的《茶經》帶去,想的就是別惦記著一心多用。晚上回到酒店,也不干別的,連電視也懶得打開,有時翻翻資料,整理下照片,就睡了。
到第七天,要準備回家了,早晨在房間安靜的清理行李箱時,沒想到從心中某個角落里意外的鉆出了一股明顯的小激動——回去又可以看《茶經》了!這一股如此真切的、瞬間彌漫全身的喜滋滋把我自己給驚著了!
——寶寶正在美國,家里并沒有別的人等著我呀,這么說俺真滴是個骨子里愛讀書的人兒?怎么好像熱戀中的人即將見到小別的戀人一般?
戀愛中的人是不是就有點這個樣子:睜開眼想著今天要見到戀人,就高高興興的趕緊穿衣刷牙,神清氣爽的出門,不由自主的自己偷著樂?
讀書讀出了戀愛一般的感覺——這到底意味著愛學習呢,還是揭發自己真的太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