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女人身上最美的是矢志不渝做她堅信正確的事,哪怕全世界都被推翻,全世界都混亂,全世界都將其遺忘”。這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中的一句話。

已經是一名大二生了,在學校這么多年,每次都在選貧困生時猶猶豫豫,不是因為自己沒達到條件或是怎樣,害怕的只是別人的看法。由于自己的膽怯就順勢的進入到每次選舉完后的議論小分隊里。“我前天開學還看見她買了好多零食”“她回家都是打的”“你看她穿的衣服像貧困嗎?”這些議論讓我害怕,也讓我在每次過后都竊喜幸虧沒報名。其實,我們都只是我們用自己所看到的加上自以為是的猜測讓很多人不自知的蒙受了冤屈。都高喊著“我心里有數,一定得公平對待”,用被自己麻痹的精神意識去投票,卻在從未發覺的錯誤意識里讓多少真正的貧困生像倉鼠一樣用鋤頭打到了地下,就像是游戲一樣,你不能保證露著頭的那些倉鼠身上都是正確的字母,所以不要用你可怕的精神意識去指責別人,你不一定是對的。因為我們都忽視了一個詞——生活品質。

每次穿上剛買的衣服,肯定會有同學問“多少錢?”,在你誠實的回答完后,他會說“有錢人哪”。在你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的那個假期,出去玩正好遇見了同班同學,他會來上一句“心好大啊”,其實想說的就是你沒上進心,不把成績當回事。在你生活不太好的時候,你依舊用著昂貴的護膚品,別人可能會說“你是個敗家子”。所以很多人開始去壓抑自己的喜好,開始忍受別人眼中對的那些習慣,開始在乎別人的說法,直到我們變成了一個村姑,變成了一個沒有活力的小孩,變成了黃臉婆。

有時候我真的不是很理解大家為什么會這樣看,這樣想。難道一點點失敗和挫折我們就要放棄我們的生活,如果我現在身無分文,我是不是就要專門給自己備上一套乞丐服?如果我已經成了幾個孩子的母親,我是不是就要扔掉所有的化妝品,開始素面朝天?如果我長成了一個大姑娘,我是不是就不能在我的媽媽面前撒嬌?很顯然,這些都是很不合理的。難道作為一個貧困生,她就必須去穿大街上的地攤貨,她就必須學的乖一點,不吃零食,不去游樂園,她就必須顯得很羞很沉默,成為我們眼中那個像是有點故事的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我小時候,我時常穿著鄰居小孩穿剩的衣服,雖然有的也很不合身,但是我依舊很樂意穿。我非常不喜歡穿新衣服,即使在過年。我不敢說我喜歡什么,從來都是先看價錢。別人欺負我的時候不敢給媽媽說,怕去找別人麻煩。我很少說話,都是羞羞的一笑。我就是別人嘴里的那個“乖小孩”,我就是為了別人眼里的這個形象在做自己。稍微大點以后,我開始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也是在價格合理的基礎上,我開始使用讓自己放心的護膚品,我開始想要讓我的生活簡單又精致,我開始了解生活品質這個詞。

過年這幾天,出完門回來,媽媽總會讓我把爛衣服穿上,怕把新衣服弄臟;讓我買菜的時候,找不到鞋子,會讓我穿個黑裙子,下面穿著紅色的運動鞋,我拗著不肯換衣服,不肯去買菜,媽媽就會說“又沒人看你,怕什么”。有時候我們真的不是為了別人的目光,即使全世界都沉默了,我也會依舊如此,可她們不懂。媽媽每次吃蘋果都是直接用手在蘋果上摩兩圈,就直接吃了,有時候我看不下去,會告訴她讓她洗干凈,她有時候就會說“村里人還講究個什么勁”。為什么我們都要將自己的行為與身份進行匹配?為什么不能堅持去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為什么我們都是活在別人的目光里?

楊絳先生在一百歲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是的,去做我們認為該去做的事情,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活得像不像樣是由自己說了算的。

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找自己認為最正確的那個人。

二十二歲了,回家的話題少不了“在學校里有沒有談的對象啊”“哪里人啊”,媽媽也摻合著就開始琢磨著我出嫁的那時候。各種說法,有的人勸我現在趕緊找一個,以后好的都被挑走了,有的人勸我工作穩定后再找……。我都沒往心里去,總覺得那個人或許就在那里等我,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也總覺得那一天遙遙無期,我也并不會因為他們的著急和期望隨便找一個去湊合,我也相信我心目中的他一定會出現,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向往遠方,可以到達他所在的那個地方。我們要做的并不是聽之任之,而是有我們自己的想法,對自己負責任的 想法。

在你還有能力去追求的時候,不要放棄自己所喜好和堅守的。即使是個掃大街的也要和別人與眾不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