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問題,先在紙上排草稿
2.按照用戶人群先分類
3.表現邏輯性,先按照大類再分小類,不要按照線性順序說
產品分析的緯度(產品體驗要素)
- 戰略層:MRD
- 范圍層:功能導圖
- 結構層:頁面流程圖
- 框架層:線框圖
- 表現層:UI/UE
關于吉趣的問題:
吉趣的初衷、未來的規劃:
初衷:線上的學生教務管理平臺
需求:傳統院團委、學生會辦公采用全線下溝通、沒有痕跡化管理,使學生管理工作、學生會發展受限。
規劃:
線上查課 替代 線下點名
信息管理平臺(發布、審核、推送) 替代 QQ及線下溝通
快捷教務系統 替代 內網查詢(慢、需要校園網、PC端)
功能:
V1.x 新生入學報到(百度地圖、報道流程、一鍵求助)、通知推送、文章推送、論壇
V2.x 教務查詢、學生組織活動報名、信息管理平臺(發布、審核、推送 )
未來的打算:
1.獲取校方的支持(現在是學院支持)
原因:自己推廣產品的局限性(團隊運營人員的空白需要學生會填補、財務方面的問題)
2.工具型產品發展
原因:衡量整個產品的指標,目前只有日活。好的工具型產品是可以最快速且低成本的獲得高日活。
3.用戶留存度發展
原因:在獲得日活之后,需要保證不能像“天氣預報app”這樣的工具型產品,有用戶,但不知道用戶都是誰。
所以需要開始著手運營產品,讓用戶把“信息”留在產品中。比如我們會去重新規劃“論壇”。可能去做“表白墻”,“發帖找人”,這類的功能。
出現的問題及如何解決的:
問題1:日活
問題2:產品定義不清晰
吉趣中承擔的角色:
- 與團委對接談需求
- 定義產品,產出高保證原型
- 開發
- 產品迭代計劃
- 培養社團小孩
數據方面:
注冊量:沒有注冊,我們入錄的是學校的數據,用戶直接登陸即可
日活:
第一階段:吉趣1.0 新生入學功能+社團、大學生活介紹+學生會宣傳
吉趣1.0版本的目標用戶是17級新生,所以我們調查了用戶需求,做了如下功能(入學報道流程、校園地圖導航、課程介紹、社團介紹、學生會介紹、報到服務人員一鍵聯系)
第二階段:新生逐步熟悉校園生活,需求改變+團委簽到(3個班)
吉趣1.0版本隨著新生逐步熟悉校園需求改變,日活下降,我們一面跟團委保持合作,通過查課進行強推,一面著手進行版本迭代。
第三階段:版本更新(查成績+一鍵教評)
通過調查用戶的需求,我們發現高頻次的需求有”交友“、”查課表“、”查成績“。
吉趣2.0版本刪除新生入學功能,轉而開發”教務查詢“功能,提高日活。
PS.每年期末需要教學評價,吉趣上線隱藏功能”一鍵教評“功能,在12月初,和查成績功能一同發布。
數據的持續跟蹤及反饋:
上線產品、發布宣傳視頻的時候
商業模式:
1.大三、大一:就業實習、培訓班;
2.學霸、學渣:書籍電商、線下交友活動
3.在校找人:就業前輩,比賽前輩,期末復習,ps
4.地區集中:周邊店家合作優惠活動
推薦一款你喜歡的應用
脈脈。解決了職場人對于機遇的需求。
“職場舞臺,機遇藍海”。
它的用戶需求定義的非常清晰,就是職場找人。
所以他的盈利模式、功能,都是圍繞這這個需求展開的。
包括:會員、影響力提升、職場求職、拓展人脈、極速找人、職場進階。
另外,他了干掉領英,因為更符合國人的職場習慣
常規問題
1.產品經理是做什么的?
負責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
包括:產品定義、市場分析、產品開發進度、產品運營情況。
2.MRD的作用及包含哪些內容?
市場需求文檔,其主要作用是用來說明產品市場定位的。
所以它將包括:版本號、競品分析、目標市場、目標人群(核心用戶、用戶模型)、產品核心功能、營銷策略
作用:團隊所有人都需要了解的文檔。給產品起指導性作用。
3.PRD的作用及包含哪些內容?
產品需求文檔,指導產品的開發、測試
它將包括:版本號、功能導圖、業務流程圖、頁面流程圖、功能列表、全局規范、產品線框圖、測試說明
4.競品分析包含哪些內容?
競品分析作用:市場驗證、了解競爭對手
包含內容:測試說明(系統、版本號)、宏觀市場(政策,發展趨勢,市場價值)、競品市場分析(市場份額,市場戰略、目標用戶)、競品功能分析(核心功能、交互設計、功能對比)、總結
競品分析常用網站:a)宏觀市場:易觀、企鵝智庫、艾瑞 b)競品數據:ASO114、TalkingData(移動氣象觀測站) c)用戶反饋:論壇、產品評價
5.2C 2B端產品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