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動心靈的力量
——讀《震動》有感
顏天宇
面對生活的無奈,面對未知的艱難,面對一顆荒蕪的心,要么心懷坦蕩,不畏命運的挑撥,要么心灰意冷,等待命運的懲罰,而前者則教會我們堅強,教會我們最基本的生存。
《震動》這本書主要寫了:學校中,男生黃春榮和鐘雷都對宋佳玲有好感,可是,一個人不愛學習,喜歡逃課,一個人樂于助人,學習良好,因此,兩人成了死對頭。宋佳玲只好請了一個叫元帥的男孩去幫她,俞前進當了他們的裁判。宋佳玲不想讓他們這樣,便與顧芳芳一起去勸他們。這時,可怕的大地震爆發(fā)了,學校變成了一堆廢墟,頓時,整個教學樓都上演著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景象,六名少男少女卻被困郊外,回不到鎮(zhèn)子上,有幾個還受了傷。面對此景,大家忘記了憤恨,開始試著團結,掏鳥蛋,找野果,開始了最原始的生活,有人回望過去,做了許多對不起父母,別人的事情,此刻卻一心想著未來好好學習。呆了幾天,他們讓俞前進前去小鎮(zhèn)幫忙,俞前進帶著所有人的希望,踏上了艱程,最后不負眾望,找到了救援隊,他們平安救出,對于這次地震,也是深有感悟,連小混混都開始聽話地上學。
從一個不屑的男生成長為一個坦然的“男人”,或許,對于我們這些遠離災難的孩子來說,有點艱難,但是,只有我們嘗試到生活的艱苦,命運的不幸,才能靜下心來,想到自己的過去,想到自己的過錯,想到自己一直埋在心靈生出的夢想。或許那樣,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與自己的心對話,而不是一味的陶醉生活,忘卻生存。對于災難,有人會想就此放棄,但是書中他們的行動才真正闡釋了什么叫團結,也許不是他們的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與依靠,也不會在希望中呈現(xiàn),這可能也是他們能堅持如此之久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沒有黃春榮與鐘雷的坦然共處,他們會成為希望中的一塊累贅;如果沒有元帥的自告奮勇,他們會失去希望中的一份向導;如果沒有宋佳玲和顧芳芳的照顧,他們會將希望越縮越小;如果沒有俞前進堅定無比挽救大家的信念,他們會在希望中摔得粉身碎骨。在我看來,書中的每一個人都顯得重要無比,真是因為這樣,才有了震撼希望的力量,才有了最后生的希望。
而我們,只會享受現(xiàn)在無比的幸福,早已把別人的艱難拋之腦后,眼里只有自己的身體與健康,我們何嘗不能體驗艱難,體驗冒險,體驗生存,體驗那個最原始的自己呢?那樣的世界才是我們自身最好,最親切的歸宿吧。
過去,我們生活在無奈的社會,堅守著“適者生存”的最初原則,現(xiàn)在,我們有著最先進的科技技術造福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生活,但也要生存,畢竟,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里,也有著不一樣的命運,不如讀讀這本書,靜靜的品味,慢慢的冥想。
《震動》的確震動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