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經常看到這樣的文章:“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茍且”,“父母尚在茍且,你卻炫耀詩和遠方。”顯然文章中批駁一些生活縹緲的人,仰望星空卻不腳踏實地。還有一些年輕人肆無忌憚地揮霍父母的血汗錢,實現著本不該這個年紀的夢想。
誠然,一直掙扎于現實壓力的我,看到原話“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時頗為感動,這句話仿佛暗夜里的一道光亮,它能給我希望和憧憬。可惜一覺醒來,生活還得繼續,卡里的余額并沒有增多,拖欠的房租照樣該交……詩和遠方替代不了柴米油鹽,未來需要現實鋪路。
回歸本心,我在想究竟什么是生活?我理解的生活不是心生向往,不是詩和遠方,更不是茍且,而是衣食住行、情感、工作、娛樂、學習、運動、休息,等等我能觸碰到的一切。生活不是遙不可期的美妙,而是切切實實的感受,饑餓溫飽,酸甜苦辣,憂愁與快樂,酣暢與憂郁……
昨晚我努力寫下目前所有的目標和愿望,拋開現實去寫。我發現我的愿望里沒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沒有一頓昂貴的大餐,沒有奢侈的衣服和首飾,沒有豪華庭院,沒有任何值得在朋友圈炫耀的愿望。我只想有一所能撫養孩子、能孝順父母的房子,有屬于自己的事業或系統的知識。可以說,我的目標只是我人生的需求,沒有其他。轉念一想,我所需求的其實比一些物質的愿望更難實現,但是我不能因為難,去轉身追求大家認為的追求。即使在朋友圈獲贊無數,我就真的快樂嗎?
我在想,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算是一種成功吧。我的生活從柴米油鹽出發,從周圍發生的事情出發,從內心的需求出發,這是一個不斷提升不斷得到滿足的過程。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天堂還在,只是還沒有你的位置》,里面有這樣一段話:生活里面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更缺少的是接觸到美的本領。不是我們自幼期待和追求的純真,善良,愜意,恬淡等不存在了,而是我們有時候實力太弱,水平太渣,層次太低,只能在一個充滿愚蠢,疲勞,虛偽,丑惡的低層次爛環境中掙扎。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的層次太低,所以想法太過普通?是不是我內心匱乏所以沒有激情?
的確,我的實力太弱,水平太渣,層次太低。但這并不妨礙我追隨內心的滿足,正因為普通才讓我覺得踏實,才覺得腳踩的是土地,是臺階,而不是云彩。等我到了一定的層次,擁有一定的實力時,我的生活將會是那時的所需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