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男男女女,感情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多,內心深處卻越來越孤獨;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卻又讓我們陷入到了熟悉陌生的苦楚,邂逅的美麗越來越成為傳說,我的失落,是她為什么比我過得好:
1.手機讓我們面對面的陌生——幾分鐘不看一眼手機,丟了魂一樣,不知不覺中我們被手機綁架了;朋友說他睡了,哥們說他和朋友吃飯,閨蜜刷朋友圈說他在遠方旅行,這一切的一切,只是換個地方玩手機,感情成了游戲,承諾等于放屁,我們的痛苦不再是愛與恨的糾葛,而是電池沒電,流量用完不能再看手機,手機讓我們面對面的變得更陌生了。
2.再難有美麗的邂逅——現在,虛擬的幻覺更能代表你我之間的關系;現實生活中,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比真實身份更具有符號性和辨識性的,是網上的我和你;效外的偶遇,邂逅的美麗,離我們越來越遠,取而代之的,你是我的粉絲,我一直關注著你,夜深了,內心的孤獨被虛擬的美填充,結婚的年齡越來越大,愛情的方式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搖一搖,便能找個媳婦。
3.我的失落,是她比我過得好——網絡,讓分享走向兩個極端,一類人把自己的暗面隱藏,只給你看精彩和美好的一面,特別是女性,她們傾其所能,展示讓人羨慕的細節,花在看別人幸福上的時間越多,內心的孤獨越深,越是沮喪;而另一類人則成天無病呻吟,把這個社會的陰暗面擴大,花在這上在的時間越長,心里越是脆弱,悲觀絕望越厲害。
4.我老了,還是要回去——隨著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人融入到城市,養兒防老的觀念正悄悄發生改變,子女為生計奔波,而老人照看孫輩發揮著余熱,大量留守在農村老家的弱老無不感嘆自己的孤獨,而這些年輕人則更加擔心自己年紀大了,無法留存這個城市,到時候誰來養我?吃青春飯畢竟只是一時,而我們的年輕終將老去,房價我們無法承受,如何才能在這里發芽生根,若年后,我們還是回到生我養我的農村。
5.沒有兄弟姐妹,誰來陪我一起走過——過去,人們生活在情感聯系的關系中,兄弟姐妹,妻子兒女,一家人好生熱鬧,而獨生子女一代在畸形的家庭結構中,被全家人呵護著長大,小孩子之間的推搡嬉鬧總會被大人瞬間制止,人情世故被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忽略,甚至連最基本的禮貌都缺失的讓人目瞪口呆,唯獨自我被越來越放大,而他們沒有兄弟姐妹,誰來陪我一起走過人生的后半段,這還真是一個問題。
6.我在異鄉為異客,誰人知我——當我知道在家賺的錢還不如在外面交的稅多的時候,懷揣著夢想,來到異地他鄉,當初只是想給自己深愛的女孩一個未來,才決定在這個城市要把自己過好,可當你想洗掉城市的疲憊,懷揣著期待,再次回到家鄉時,她已不再是記憶中的樣子,故鄉依稀變成了他鄉……誰人知我?
7.因為愛情,我選擇單著——微信上相識,一來二去的QQ溝通,等來了艱難的相處,女人怪男人不守誓言,男人怪女人不似微信里的當初,都想找到那個心目中的完美,就這樣為愛堅守著,所以,因為愛情,我選擇單著,這也是為何當下那么多大齡剩男剩女選擇孤獨的根源,都在為愛而期待美麗的邂逅,年過三十,也沒有等來,就這樣,一次次把感情錯過。
8.社會?拿什么讓我相信你的誠意——從小時候,我們就生活在懷疑里,到飯店里吃飯,我們在懷疑炒菜用是的什么油(地溝油),到菜市場買菜,我們懷疑是不是用了膨大劑;買國產的奶粉,我們懷疑里面有沒有塑化劑;我們聊了兩年,你不知道我的年齡,我不知道你是男是女?……這個社會,告訴我,拿什么讓我相信你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