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天,一則關于電商的消息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怎么注意,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天海投資披露重組進展稱,其重組標的資產為北京當當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北京當當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相關股權。
當當網年輕一代可能了解的不是很多,這個當當網可是中國電商商務鼻祖式的企業,被稱為“中國的亞馬遜”,別看現在淘寶,京東號令天下,可當年當當網成立的時候,淘寶和京東還沒有出世呢!當年當當網上市的時候,京東的營業額只有當當的幾分之一,京東上市比當當網也晚了十年。曾經當當網一直穩居中國電商商務企業前幾位很多年,但是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當當網早已經跌出了電子商務企業排行榜的前10位。
當然,當年的電商大佬的淪落,當當并不是第一個,在當當之前當年的電商大佬凡客、易迅、一號店一個一個的都倒下了,一部分也被淘寶和騰訊公司整編,除了有個國外干爹的亞馬遜中國之外,基本上原本的大佬們能夠獨善其身的純正的電商企業就只剩當當了,大家都知道當當不會撐太久,該來的總是會來。
當當網的被收購,可以說是電商界的一個標志性事件。電商從二十一世紀初在國內出現發展萌芽,到發展過程中的百花齊放,最終傳統的電商剩下阿里系和騰訊系兩強相爭,雖然兩強的戰爭還遠沒有結束,但電商行業已經從當當網的收購開始,進入了行業生命周期的衰退期。行業進入衰退期可以從以下的一些表現看出來,目前電商的企業增速在逐漸的放緩,風險投資正在遠離電商,這一點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大批電商企業推出電商平臺,整個行業逐漸趨于壟斷,無論是平臺,還是平臺上的類目品牌。
當年,電商出現的時候,曾經有實體經濟的商家驚呼,電商將顛覆實體經濟,就從目前來看,電商占據社會零售總額的比例五分之一,未來占比雖然還會擴大,但是已經看不出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了,但是電商已經徹底的改變了我們的社會零售的結構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成為了社會零售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是在電商平臺經營的商家,還是在電商平臺上購物的消費者,大家已經無法離開這種生活和經營模式,就這一點來看,電商對推動社會零售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當當網的被收購,基本上預示著傳統電商的路走到了盡頭,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新的零售模式出現,也將帶給我們更加豐富的購物和經營選擇,對企業來說,可謂是危機并存,既有風險,也有機會,就看企業是否能夠更得上發展的節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