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要展示什么
·?
??? 詩要展示什么?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特別是經過漫長的唐代以來詩風的形成與發展,到了詞曲之后,一直到“新文化運動”為止,我國的詩一直這樣延伸著.這里面有什么?
??? 打開<中國文學史>,不難發現,中國的漢語詩從<詩三百>開始,經過語言的四言五言,再發展到七言,將詩逐漸推向成熟,特別是音韻與音樂的漸行漸近的成熟,更加讓漢語詩張顯中國詩風的完整與美觀,這,無疑張揚著中國詩的魅力.
??? 然而,這種形式下的音樂拍節與漢字音韻平仄無疑縛住了漢語詩向前發展的手腳.中國詩,在這個時候,就像古人給我制就的一雙鞋,不分任何情況,只能依鞋的模式去長自己的腳,結果中國的詩在這樣的歷史背景里成了“小腳女人”,柔不經風的樣子,跟“戴上腳鐐手銬跳舞”有什么兩樣?
??? 這些問題的核心就在于詩究竟去展示什么的問題上“新文化運動”,就把這個問題擺上桌面了,郭若沫先生說得好,“我覺得做人是我們底事業,發揮人性是做人所必具底條件.我想從獸性和神性底中間找出人性來.”從中,我們的詩應該去充分展示“人格”和“個性”,讓詩這種形式為我們服務,不是讓我們去服務于詩.走出詩的框架,走向自由的詩.
?????????????????????????????????????????????????????????????????????????????????????????????????? 2015.10.1.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