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學校要統計這學期家長為班級做的各種貢獻,妻子對統計的家長說沒什么好統計的,都是應該的,我家就不報了。統計的家長自作主張,把她參加的活動,改了個名安在我兒子學號后面就報了上去。奶奶的,我也很氣憤,不提做了多少貢獻,對于這個二貨家長的二貨行為,更加堅定了我對其二貨的判斷結論。
班級貢獻這個詞我覺得,為了貢獻而貢獻也沒什么意思,孩子也只能從家長的行為言談中學到市儈的虛偽,這不是要給孩子傳達的教育理念。也許我的虛榮心更大,更隱蔽,我要用我的行為向孩子表達一個人的責任心與愛心。
當年一個修手機師傅的一句不經意的話,深深的扎根在我的腦海中。他對抱怨手機無法修理的徒弟說道“你把手機當成是自己的就能修好了”。我現在就在給孩子傳遞一個理念,你把班級的事情當成自己家里的事情,你把班級的榮譽當成自己的就行了。我希望用這種正能量來激發孩子的責任心,讓他能有包容宇內的氣度去對待他周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更大的虛榮心吧。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也覺得應該把班級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兒子的老師真的不是一個事兒多的老師,不圖虛名,不粉飾太平,所以我們家長做的事情也是應該應分的。一個小姑娘對付52個生活基本剛自立的孩子,我體會過30分鐘就已經崩潰,何況她還要傳授他們知識能。幫人也是幫己,刻薄的媳婦雖然臉酸,但是她的一句話“干什么都會白干”也釋然了我的孤獨。
一學期以來,兒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及時的通過與老師的交流傳遞過來,想想兒子也挺可憐,在學校的表現一點隱私都沒有,他班級的大部分同學都知道我是誰的爸爸,這客戶關系做的杠杠的。好在,他已經適應了時不時的就看見我和他老師溝通,經常的在隊伍里看到我也裝作不認識。
班級貢獻不是孩子為班級做了什么,而是班級為孩子提供了學習成長的環境,照亮他前進的方向(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