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咨詢 & 身心靈整合

之前跟幾位咨詢師[1]討論到一個話題,就是「人有沒有靈魂?」

在某些人看來,這是一個非關科學的議題,有人則認為屬于宗教議題。歸根究底這是一個古老的哲學議題。

「人有沒有靈魂」的另一種問法,就是「人有沒有靈性?」在西方有所謂的靈性咨詢,屬于心理咨詢的一派。大體來說,我以為靈性咨詢可以歸為廣泛的與狹義的兩種,廣泛的我們可以說是一種心理治療的「靈性向度」(Spiritual?dimension of psychotherapy),狹義的就是以基督宗教教友為對象,也就是在來談者具備基督信仰下,所探討的相關問題,「基督信仰的靈性咨詢」(Spiritual?“Christian” Counseling)

在臺灣,輔仁大學從2003年開始,在當時黎建球校長的推動下,開始建構統整輔大各系資源,遙望芝加哥學派、倫敦學派的輔仁學派[2]當時分了四個組(后來發展為五個),其中一個組便是「身心靈整合」組[3],結合校內哲學、心理等系的資源,共同進行身心靈研究。以探索人們在各個方面:生理、心理與靈性的整體健康,提升生活質量。[4]

做為學派早期的助理[5],底下跟各位朋友分享學派幾年來的研究成果,到底什么是靈性,什么又是身心靈整合,又為什么身心靈整合攸關一個人的健康與生活。[6]

Q.什么是靈性?

A.靈性是一種生命的原動力,是我們存在的本質。

Q.靈性與宗教的關系為何?

A.宗教是一個人認識靈性的途徑之一。

心靈或靈性究竟是什么呢?Spirituality的拉丁文字根是spiritus,是、呼吸的意思,是強調生命力的精華、朝氣與活力,是人最深層的終極需求,是催促人主動參與并活出意義的動力,是從內心深處所散發的鉆石之光,所涌出的活水之源。無論是古今歷史、東方或西方的各種文化傳統中,都一致肯定靈性層面和生理、心理一樣是人的一部份。

「靈性」為:「一種對生命意義與目的的追尋,表現出愛、熱情、正義與關懷的信念與價值,并能展現來自內心超越的力量,與自己、他人、自然締結良好關系,以讓個人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的一種合諧狀態。」(李昱平,2006)。

而宗教是后天的復雜組織,宗教勢必有社會性結構的面向,宗教的發展必然有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的運作,否則不足以為宗教(Emile Durkheim,1902)。而宗教可以是接觸靈性的一種路徑。根據英國學者Hull的研究,假定必須有一種無法在超越的超越,那么宗教就讓我們超越了我們的人性。當我們遇見或設想出一種再也無法被超越的超越時,就是我們所說的最終極,也就是「神」。(John M. Hull,2001)

Q.靈性咨詢何以受到重視?

A.源于部份心理學家有鑒于心理學走向科學化、醫學化的道路上,雖然增進了部份「人是什么」的知識,另一方面卻也在開拓中發掘更多無法靠心理學解釋的領域,那些領域直指超越生理與心理的靈性。

從心理學史的角度來看,精神分析、行為學派、和人本/存在心理學,心理學三大學派各有其限度。無論是借著分析自我、回溯早期生命史,或深入潛意識,或是通過行為改變,或信念思想的轉換去探索答案的可能性。歸根究底都是人努力追尋自我、追求幸福與自我實現的嘗試。

六零年代的美國,人本觀念受到過度自我中心、自我膨脹與自戀文化的扭曲誤解,導致許多的負面的影響,產生諸多不成熟的自我崇拜。例如,當時的嬉皮現象、吸食大麻、為所欲為等等。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看到人本心理學的不足與限度并觀察到其中的危險性,他重新省思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危險與缺失。于是在他晚年時提出人的需求層次除了生理、安全、愛與被愛、自尊及自我實現之外,尚有自我超越的層次及高峰經驗。

換言之,馬斯洛開始醞釀更寬廣、更超越、更開放的典范,并稱之為超人本(transhumanistic)的心理學。1967年馬斯洛與Sutich決定以Transpersonal替代Transhumanistic,成立了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及association for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Maslow認為人本心理學是過渡性的,是準備進入更高層次的,是為心理學第四勢力鋪路的。自我超越是屬更高的層面,它不只是照顧人性的需求或著重自我實現,它也是同時鼓勵人去發現、去體驗人超越性的層面。Maslow強調人若是缺乏超越性及超個人的層面,人會生病,會變得殘暴、空虛、無望、冷漠。他也認為人需要一種「比我們更偉大的」,人可以因之超越自我、提升自我,更可以為之投身奉獻,進而體驗生命的意義,而超越的這個層面即是心靈或靈性(Spirituality)。

Q.靈性聽起來好神秘,我們如何能認識自身的靈性?

A.當我們全心感受愛、欲、生、死,當我們反思那些超越塵世的生命議題,我們就在與我們的靈性對話。毋寧說,回歸靈性就是「認識我自己」,并且「做自己」。

在過去,雖然主流心理學忽略靈性的層面,但是仍有不少的心理學家,開始對靈性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加以研究,1994年第四版的DSM-IV對靈性和宗教的議題也列入V-Code中了。自此,傳統上的生理─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之外,加入了靈性層面,形成生理─心理─社會─靈性(Bio-Psycho-Social-Spiritual。可見人類心靈的進化與發展并不因為理論發展的不足而有所停頓,而卻正在蓬勃的發展中。

超個人心理學對現代人最大的貢獻之一是擁有更寬廣的人性觀,是強調身、心、靈整合的人性觀,他認為一個人的存在,不只是追求人格的成長,不只是追求個人自我的幸福,同時也要整合各方面,讓自己朝向整全的方向發展,也就是生理、心理和靈性三方面的整合;也只有兼顧身、心、靈時,我們才能說我們面對的是完整的人,否則人就是被分裂、切割,人就是不完整、不連結、不一致、不和諧了。

榮格也曾明確洞察的提醒說:「現代人生病了,因為他們不完整。」

以整全人性觀所提出的自我是更上一層的真實的我,許多人錯誤的認同自己所扮演的某某角色、某些身份或自我的觀念,誤以為所做的或所擁有的是自我的全部,認為那就是所謂的我,殊不知還有更高層更完整的自我即所謂的高層自我(higherself,也稱之為真我(realself)(李安德,1998)或核心我。

靈性生命是人存在本質的一部份,人的生命有許多的向度,最容易看到的莫過于是生理部分,人對身體的照顧算是最多了,不只因為它是具體,也同時因為它是最基礎的了。心理部份則在二十世紀也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而我們卻最常忽視靈性生命,人如果可以稍稍突破自我小小的格局,打破自我的藩籬,接觸高層意識,讓高層自我(higherself)能稍加發揮,也許就能慢慢的超越自我,實現久違的「真我」。

Q.靈性咨詢的目標與價值為何?

A.的整體健康,或者說人的整體發展必須身(生理)、心(心理)、靈(靈性)三者共同成長,故當我們有了對于生存的焦慮,當生理與心理的學科與方法都無法解決我們的問題,往往答案就得回到我們的靈性,通過靈性方面的咨詢,重新建構一個人生命的健全發展。進而,身心靈和諧的個體,能使一個沖突、師衡的社會回歸和諧狀態。

經歷集中營的創傷,意義治療的創始人法蘭科(V. Frankl,1995)就曾說過心理治療的危險是將人看成「不過如此而已」(nothingbutness),若只把人看成生物性、心理性及社會性的而已,人就不算完整的人了(P.154)。而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人可以自我超越(p.157),是因為除了生理與心理外,人是具有靈性生命。因為作為一個人不只是要實現自我,或是滿足驅力,或是心理衛生強調的去適應社會環境而已,而是要更進一步的去超越自我的格局,實現生命中的意義。因此,他呼吁我們不能忽略靈性層面,因為那是人之所以為人之處。

在另一處,Frankl更清晰的說明:「人進入存在、人格的核心時,不只是個體化了,也同時整合起來,因而唯賴靈性為中樞,才能確保及完成人的一體及整合性。”所謂整體,是指身體心理靈性各方面的整合,我們應不厭其煩的強調,這三層次的整合才能使人完整。不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僅由身體─心理的整體來談論人,身體及心理雖可以形成身心一體,可是這個一體無法代表人的整體性,缺了靈性的基礎,這個整體無法存在。只要我們仍限于身體及心理的層次,整體便尚未產生。」

如果心理學家只是強調滿足自我的驅力,平衡本我、自我、超我的沖突,或是自我實現、發展潛能,或是消極的適應社會環境,這樣的心理治療會是蠻自私、且蠻危險的。因此,馬斯洛說,如果心理學沒有超越性的層面,人可以是非常殘暴自私的。

隨著人類的發展進步,學者專家愈來愈能認同超個人心理學家的人性觀──人不是孤立、孤獨的個體。南極的天窗破了,我們才意識到人類自己污染了大氣層,始作俑者?不就是你我嗎?當我們重新定位人與世界孫宙的關系時,我們會發現自我與環境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我們是地球的管理者,而非擁有者。我們會更以關懷心與責任心來善待一切,因為彼此是相連相通,諸善惡彼此相通,我們的一個善念、善行能影響周圍的人,同樣的一個惡念或惡行也會有所影響。

馬馬斯洛認為擴大自我的意識與高峰經驗所帶來的效果(aftereffects)是自我超越,在治療上確實有其療效與成長,因為是從健康與正向觀點出發,對痛苦、自我、世界乃至宇宙會有不同看法,讓人更有活力、朝氣、視野更寬廣、生活得更有意義、更神圣。

意大利心理學家Ferrucci(1997)認為談論人而不提真我就像是討論太陽系卻不提太陽一般(p.13)。他并且提出一些方法來突破自我限度,體會真我,藉以擴大自我的意識,甚至進入新的意識,整合更為完整的人格。以下是Ferrucci提供體驗真我開發真我的不同路徑與道路,透過這些投入與經驗,人格的發展會是更完整治療關系中倘若治療師的視野是狹窄的,相對的,治療師的療愈功效就減少了。

Q.何謂「整合」?

A.整合是「使完善」,使失去本來面貌的回歸本來面貌,使破敗的得以完美。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潘小慧指,「完善」一詞,拉丁文perfectus,英文可翻譯為perfect和complete,多瑪斯所意指的「自我完善」乃通過complete而有perfect,「自我完善」意謂一個人成就自身作為人所應有的所有美善,包括各種德行、品格……等人格特質的卓越。多瑪斯認為,由于人只能用人的方式來肖似天主,因此,人只能通過各種德行所達到的完全的完善,來滿足我們對超越性完善的渴望。

誠如西方諺語所說的「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榔頭,你眼中所看到的都會變成釘子,而被你敲壞了!」成為一個治療者(becoming a therapist)不能只看人的功能性、擁有性和病態性而已,成為人(Being)的尊嚴比人所做(doing)、所擁有(having)或病態性要珍貴多了。

賓州大學心理系教授塞利格曼(Seligman,2003),曾任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主席認為,過去的五十年,心理學界只關心一件事──心理與精神疾病,忽略找出生命的意義和快樂,追求真正的美好人生(真實的快樂p.31)。

因此,在心理師的養成教育中,除了傳統的三大勢力之外,仍要兼顧靈性與超個人的層面,也就是身心靈整合的人性觀。以身心靈更整全的人性觀來提高人的全方位生活質量及生命意義,是心理學邁向二十一世紀可以帶給人的福祉與提高人的生活質量。[7]


【參考資料】

Paul W. Pruyser著,宋文里譯:《宗教的動力心理學》(A Dynamic Psychology of

Religion)。臺北:聯經,2014.03。

陳美琴:《輔仁學派成果報告書:身心靈整合組》,醫學院臨床心理系,2006

陳美琴:《輔仁學派成果報告書:身心靈整合組》,醫學院臨床心理系,2007

陳美琴:《輔仁學派成果報告書:身心靈整合組》,醫學院臨床心理系,2010

黎建球:《輔仁學派成果報告書:身心靈整合組》,天主教學術研究院,2011

[1]臺灣稱「咨詢」,大陸稱「咨詢」,本文主要針對大陸讀者,故本文采咨詢一詞。

[2]http://www.rdo.fju.edu.tw/sect/index.html

[3]由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陳美琴教授團隊主持。

[4]學派的「使命宣言」:

輔仁學派是以天主教精神為根源,整合校內各項學術社群,以天主教士林哲學為基礎,融合中西文化,發揚人性尊嚴、正義、和平的精神,并以全人教育的理念培養身、心、靈健康,提升生活質量,使我們能有有價值的人生,實現圣美善真的精神。

http://www.rdo.fju.edu.tw/sect/index.html

[5]2007-2008,任職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究管理組。

[6]下述內容摘自輔仁學派成果報告書,因原文已經十分精煉,故不再狗尾續貂。唯方便讀者閱讀,由筆者加以分段,并撰述Q&A引導閱讀。

[7]具體做法上,輔仁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曾凡慈在〈醫療在身心靈整合中的功能〉一文寫道:

在美國,有鑒于病人的心理社會、靈性與文化價值,會影響他們如何響應疾病與醫療照護,美國的醫療照護組織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于2004年要求:必須為每位進入急重癥照護(acute care)醫院、贍養院,或是接受居家照護機構監管的病人進行靈性評估(spiritual assessment),并將靈性史(spiritual history)納入病歷記錄。

參閱黎建球:《輔仁學派成果報告書:身心靈整合組》,天主教學術研究院,2011,p.299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247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20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36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0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4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9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87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62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0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5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5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77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6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7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8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8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16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男生,人群中你可能發現不了我的存在。但是有一天,我喜歡上了跑步,準確的說是跑步打開了我...
    橫道世之子閱讀 153評論 0 0
  • 2010至今,做過工作:縫紉工(服裝),實體店賣女鞋,電子商務淘寶客服、電子商務運營助理職位,也未找到自己方向,...
    Audrey1閱讀 163評論 0 1
  • 一、多積累,如果想寫好作品,是綜合素質的體現。為人、處事,還有你自己的品質、內心。格式好學,一般是固定模式,想學劇...
    蒼穹怡然閱讀 312評論 0 0
  • 習慣在舊歷年末做個心靈盤點,這或許與中國人的文化習慣有較大關系。公歷的新舊交替之處,更多的意味是年份日期的變更,職...
    韌性十足的牛皮糖閱讀 1,92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