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無論酷暑還是嚴寒,他們永遠騎著摩托車穿梭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
有人說,但凡有一點辦法,誰愿意送外賣?送遲一點就遭人謾罵,一不小心被給一個差評,當天的工資就沒了。我們同情外賣小哥,對每一個職業,我們都應該給予尊重,但是,尊重的前提就是公平公正的對待它。
試想一下,你去談一個項目,和客戶約好了時間,你卻遲到了,原因是路上堵車了、秘書出門前沒有把資料整理好、你去見別的客戶耽誤了……最后,客戶拒絕了合作,原因是你不守時,很可能把你拉進了合作的黑名單,你永遠的喪失了這個客戶。公司可能因為你的不守時導致全公司幾百號人幾個月的工資都沒了。有人同情你嗎?沒有!大家只會覺得你不專業。
可是幾千萬的單子和幾十塊錢的外賣本質上有區別嗎?并沒有!他們都是提供給甲方的一份服務。項目經理、程序員、財務、送餐員也沒有區別,他們都是一份職業,靠勞動換取報酬。
好像現在公眾給予了外賣小哥太多的關注和同情。前段時間有一個外賣小哥被人差評之后,當街大哭的消息上了熱搜。大家紛紛表示同情,對給差評的人群起攻之:
“不就是遲了點嘛,至于給差評嗎”
“好心酸,外賣小哥真的不容易,互相理解體諒吧……”
“搞不懂為什么要給差評,那些外賣小哥也不容易,天天風里雨里,為了怕被投訴,總是緊趕慢趕,挺不容易的。”
……
后來經證實說,當街大哭的不是外賣小哥,是某自媒體拍的炒作視頻。我們姑且不論它的真假。人們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或許本身就存在問題。自古以來,我們同情弱者。覺得處于劣勢的人在處于強勢的人面前只能是受害者。但是,平心而論,“差評”真的沒有原因嗎?只是那一刻,沒有人想知道原因!
我不否認有一大部分外賣小哥是愛崗敬業的,雖然他們真的很辛苦,但還是盡量每一單都準時完好的送到客戶的手里。有一些人,他們可能真的是想多掙一些錢,多接了一些單子,的確沒有時間把外賣準時給你送過來,你收到外賣的時候,可能超時了,可能餐冷了些,面坨了些,但是當他操著淳樸的家鄉話真誠的和你道歉,低頭站那在像一個犯錯的孩子,等待你的回答時。你會原諒他,然后委屈地說一句:“沒事!”因為你知道,說完這句沒事,你就要為外賣小哥的失誤買單——吃這份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午餐。但是,你愿意原諒他,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態度很重要!
但是,偶爾也會發生餐送晚了、餐灑了、餐沒到外賣小哥點了送達,事后外賣小哥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會讓客戶感覺自己花5塊錢、6塊錢、7塊錢的配送費買的并不是服務,而是一份施舍。
有一次,我點了一份外賣,系統顯示預計12:40送達,下午一點還沒有到!我點進界面發現顯示餐已經送達了。當時并沒有什么訂餐經驗的我給快遞小哥打電話說:“您是不是送錯了,我并沒有收到餐!”
快遞小哥說:“送餐時間到了,我就提前點了送達,要不然扣錢!你過五分鐘下樓取餐吧!”
等我下去取餐的時候,外賣小哥風風火火的進來,把餐遞到我手上,說:“拐彎的時候沒注意,餐灑了點。”
說完轉身就走了!
留我一個人傻傻的站在那兒,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等我回過神的時候,看見裝餐的袋子很“好看”:一片鮮紅!西紅柿雞蛋的湯汁幾乎可以從袋子里滴下來。里面的饅頭已經慘不忍睹了,裝菜的盒子周圍也都是湯汁。那天中午我沒有吃飯。
我沒有給外賣小哥差評,并不是我有多善良,一來我覺得大家在外打工都不容易;二來網上新聞也看的不少,我怕他不停的給我打電話。
有時候想忍忍就算了,大家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可是當你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你的這種做法反而會助長了某些人的散漫心理。帶壞了整個行業的評價,其實是害了某些在這個崗位認真工作的人。
我記得有一次去朋友家里,她三歲的小兒子正在和幾個小朋友在公園里玩。朋友的兒子要滑滑梯,另外一個小朋友堵在了入口處,他走過去一巴掌呼在那個小朋友臉上,小朋友放聲大哭,反觀朋友的兒子,沒有手足無措,沒有愧疚,而是若無其事的去滑滑梯了。
朋友跑過去和小朋友家長道歉:“對不起啊!這孩子從小就暴力!怎么管都管不好。你沒事吧……”
道完歉回來,朋友并沒有責怪兒子,甚至沒有提打人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此翻篇了。我才理解了朋友的兒子為什么在打了小朋友之后如此理所當然。沒有人從一出生就會打人,當他第一次動手的時候你不出手制止,他會覺得自己做的理所當然,雖然他的行為讓別人受到了傷害,可是他也能若無其事的去做自己的事。犯了錯,我們都要受到懲罰,這樣我們才能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才能去正視這個問題,才能克服和改正。
外賣也是一個行業,我希望大家正視這個行業。對一個人的尊重不是同情,而是把他和自己放在同等的高度去看待!平等對待才是尊重的前提!
天冷了,愿一顆真心換一顆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