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紹了如何一步一步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真正所在,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簡單高效的解決它。
在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同事,他解決問題相當?shù)母咝Вo老板做一份匯總項目近況的PPT,數(shù)據(jù)量相當?shù)拇螅ò雽w行業(yè)),在別人都用了近半天的時間才能完成的狀況下,他一個小時不到就搞定了,而且有邏輯,有條理,有數(shù)據(jù),當時的感覺是驚(niu)為(bi)天(hong)人(hong)啊。怎么我就做不到呢?
后來慢慢的我也成了職場老鳥,讀了一些書,自學了一些方法,還算管用, 你也可以試試,今天先來個第一部份-------你需要專注!
1. 認清自己的思維方式。探路型還是導航型。好專業(yè)的術語哦,貌似看不懂,對吧? 其實很簡單,你是按部就班型(探路型)還是異想天開型(導航型)。解決技術問題或者“聚合型問題”時,探路型往往是最有效的思路,缺點是,只關注一種方案,忽略其他可能性。導航型風格比較適合處理”發(fā)散型“,需要快速解決,或者條件經(jīng)常變化的問題。缺點是解決方案比較少時,無法確定具體的步驟實現(xiàn)目標。
2. 了解大腦的調(diào)節(jié)方式。 人的大腦有四個檔位:
I 檔: 大腦波動緩慢,一般是處于睡眠或者”白日夢“的狀態(tài)。
II檔:大腦處于中等狀態(tài),人相對清醒,仍然比較的放松,但已經(jīng)做好了行動的準備了。
III檔:人比較專注,腦力也比較活躍。
IV檔:人高度專注,但出現(xiàn)了焦慮,可能會崩潰。
不同的檔位,狀態(tài)不同,如何對自己大腦的檔位進行調(diào)節(jié)?
a.加檔:有的人一直覺得昏昏沉沉,腦子轉(zhuǎn)不快,排除生理疾病,可以試試一分鐘呼吸20次左右,或者喝咖啡來給大腦加檔。
b.減檔: 一直處于亢奮狀態(tài)也不行,人容易崩潰。可以嘗試走路,靜坐,深呼吸或者洗澡給大腦減檔。
3. 如何有效的專注?通過上面的方法讓可以完成大腦生理的專注以后還需要跟情況做到一下三點使得自己可以完全專注于某個問題:
a. 選擇太多時,判斷下這個是否需要立刻做決定,一旦下定決心,切到IV檔,立刻行動。
b. 解決問題的周期比較長時,每天只需要專注一點點,是問題往前慢慢推進,醞釀更好的解決方案。
c. 遇到復雜問題時,排除周圍信息的干擾,全神貫注的集中于眼前的問題。人的腦子不能同時處理兩個問題。一定要留意是否走神,比如讀書,讀到晦澀難懂的知識時,很容易走神,可以嘗試在手上綁一個橡皮筋,發(fā)現(xiàn)自己走神時,彈一下(對自己狠點)把自己的思緒拉回來。
學習的目的還是在于運用。每個人在工作中,肯定有很多任務要做,在此簡單分享下在工作中我是如何處理多項任務的(以后的時間管理分享中,詳細介紹):
1. 每天早上列出手上的所有要做的事情,對其進行兩個維度(緊急度和重要性)的分類。
2. 根據(jù)分類的結果,優(yōu)先安排時間做那些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情,根據(jù)經(jīng)驗,評估完成需要的時間,開啟番茄中,集中精力在那個時間段完成它。
3. 對于長期的任務,將其碎片化,安排到今天的工作日程中,每天完成一點點。
4. 預留大概40分鐘時間做后備,以防突發(fā)情況的處理,對于突發(fā)情況運用3分鐘的時間評估緊急度和優(yōu)先級。
我是雜家大兵
一線城市的雜家,只知一點點,讀了我的文章,有幫助的話,別忘點贊,關注和打賞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