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與葉櫻/文
提起王維,大家應(yīng)該都不陌生吧,我還記得上學(xué)時曾背過他寫的詩歌《山居秋瞑》。
不過呢,我個人對王維的另一首五言絕句非常著迷,今天推薦給大家。它就是《輞川集》中的一首《竹里館》。全詩如下: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有才,音律詩畫無一不通,晚年更是修成了“詩佛”。那么問題來了,王維是在哪修成的“詩佛”呢?
答案就是:輞川別業(yè)。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很有名的私家園林,例如當(dāng)年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今浙江省紹興市)。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就是在蘭亭召集文人雅客在此“曲水流觴”,好不風(fēng)雅。
輞川別業(yè)(今陜西省藍田縣),也是這樣一座私家園林,它的主人呢,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維了。其實在王維之前,這座園林是宋之問的,后幾經(jīng)流轉(zhuǎn)才被王維買到。
王維買到之后,就對這里進行休整,將輞川別業(yè)設(shè)了20個景點,并為每個景點寫了一首五言絕句,由他的道友裴迪和詩一首。最后將這些編成了一本《輞川集》。
竹里館,就是輞川別業(yè)20個景點之一。
來讀這首詩。
“獨坐幽篁里”,幽篁,是幽深的竹林。獨坐,一個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這個人是誰呢?當(dāng)然是王維。
我們不禁有點奇怪,王維一個人呆在竹林做什么呢?緊接著下一句就來了:“彈琴復(fù)長嘯”。哦,原來詩人是在彈琴、唱歌。
這個畫面很美,王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周邊十分安靜,唯一的聲源都是來自詩人自己,且“深林人不知”,沒有人知道王維呆在這里,那么我們不由會想:詩人寂寞嗎?害怕么?
答案當(dāng)然都是“不”。因為緊接著王維就寫了“明月來相照”。原來,如此寂靜的夜,有明月來陪伴著他,聽著他的琴聲、歌聲。此時的明月,就是詩人的知己、良友。
詩中寫到景物,只有三個詞:“幽篁”、“深林”、“明月”;人物活動,也只有三個詞:“獨坐”、“彈琴”、“長嘯”。
短短四句、二十個字,就將一個超凡脫俗隱士的身姿展現(xiàn)來出來,畫面之美,令人驚艷。讓我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當(dāng)年“竹林七賢”在竹林里談酒論詩的情景,那該是多么恣意、灑脫呀!
王維在輞川別業(yè)修成“詩佛”,從此他邁入人生的另一個境界。佛家,可以與天地同心,此時萬事萬物于詩人而言,都是有情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人世間,雖然總被世俗的一些欲望所吸引,但是每每讀著王維的詩,我總是在想:
要多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不要被欲望遮蔽雙眼。我們的內(nèi)心呀,它本是清澈的所在,可以與天地萬物同心,明月,亦可照進我的心里。
最后,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回心中的那一抹明月光吧!
The End
寫于2019.10.22 晚
【原文賞析】
《竹里館》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字詞解釋】
1、竹里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
2、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3、嘯(xiào):嘬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于打口哨。
4、深林:指“幽篁”。
5、相照:與“獨坐”相應(yīng),意思是說,左右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6、長嘯:撮口而呼,這里指吟詠、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來抒發(fā)感情。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