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總是要來,做自己就好”昨日,林丹出軌后首次發聲,我在網上看了一下評論,負面為主。
這一次,我們選擇不站在道德的角度來看問題。評論一個公眾人物的對錯非常容易,但過好自己的人生還有很多功課可以學習。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學到的經驗,吸取的教訓,比單純論對錯更有意義。在林丹的世界中,我們只是吃瓜群眾,沒必要關心那么多。
從心理學上來說,林丹出軌,與自控力有關。為什么林丹會失控?
首先,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有著非比常人的壓力。一言一行,都會被捕捉,被放大。一個體育明星,人們對他的期望是上臺能打球贏取獎杯,下臺在家庭中做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人生要360度的成功才可以。賽場殘酷地競爭有壓力,粉絲對他的期望也是是另一種壓力,一個人長期生活在高壓中如果不能合理的調解,那就會失控。壓力,天生就是自控力的強敵。當然,還有很多體育明星,公眾人物,有壓力,但人家也沒有出軌,做得非常好,他們付出了非比常人的努力和耐心,值得我們敬佩。所以,明星的行為出乎意料,和工作壓力有一定關系。
其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道德許可效應”。先來看看什么是道德許可效應。我今天去逛街,看到了一件價格昂貴,非常閃亮的裙子,真的很漂亮,但是需要穿到這條裙子的場合很少,我控制了自己的欲望,還是走開了。這時,我的心理會覺得,哇,我真厲害,竟然抵擋了一件華服的誘惑,我真是太有自控力了,值得表揚。快到家門口時,我經過了一家美食店,這店里烤肉最佳,熱量最高,平時我會不允許自己去吃。但今天我會毫不猶豫的走進去吃到扶墻出來。因為我覺得我今天表現這么優秀,應該給自己鼓勵和獎賞(其實這時我已經開始失控了)。當我們在道德上覺得自己了不起時,就會放縱自己犯錯,而自己卻不覺得犯錯了,甚至認為這是理所當然,我們都為自己開過各種綠燈,有時只是不自覺而已。
林丹的微博一出來,吃瓜群眾就覺得這認識不深刻,態度不誠懇,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是林丹心理對這件事情的認識和我們不同。平常我在訓練場上拼死拼活,我贏回了一座座獎杯,我是一個好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這只是天底下男人都可能會犯的錯,算不得什么。所以,他的道歉和你想的不一樣。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測試。第一組人測試的倒是是如下.命題一:女人真的不聰明。命題二:女人更適合在家看孩子。測試時第一組反應很強烈,這是明顯的性別歧視,太不公平了!這時他們已經把自己想像成正義化身,認為自己在招聘時絕對會讓女性受到公平對待。
于心理學家們將命題稍作調整,開始測試第二組人。命題一:有些女人真的不聰明。命題二:有些女人更適合在家看孩子。第二組的人并沒有對這個觀點有強烈抵抗,他們幾乎有點默認。
然后,讓兩組人同時面對招聘者,進行以建筑和金融行業為主的招聘。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面對同樣的符合條件的男人和女人,第一組的人基本會選擇了男人來擔任這個職位。別忘了,15分鐘之前他們還信誓旦旦的反對性別歧視呢!反而是第二組沒有明確反對的人,在招聘時保持著相對公平。
好吧,我們說的并不會和我們做的并是一致的,當你以為自己很有自控力時,有時只是一種虛假的心理感受。所以,人們常常會做出一些違反常識和常理的事情來。
那么,如何讓自己更有自控力,不脫離生活和既定目標的軌道呢!
首先,給自己減壓。人的心力是有限的,如果心理所有的力量都用來對抗壓力了,就沒有多余精力可以管自控力了。就像一個人有一千萬,花1000萬買了別墅,那他就再也沒錢來買游艇了!
那就到了第二步:怎樣減壓?有三個非常簡單的小方法。
休息。休息并不一定指睡覺,可以是聽歌,看書,看電影,爬山,冥想,瑜珈,所有能讓你放松,精神愉悅的都是休息,對照看自己喜歡哪一項,行動。
運動:運動不是每天在跑步機上跑一個小時,不是每天上健身房一小時,慢走10分鐘是運動,做10個仰臥起坐也是,如果你不是一個運動愛好者,先從5分鐘的簡單運動開始,重在堅持。不要才練習一一天,就希望自己腦洞大開,神仙也幫不了你。
給生活做減法,壓力太大,是因為欲望太多。你往生命的背包里塞的東西越多,自然包就越重,沒有舍得的心態,遲早把自己壓垮。
自控力不高深也不遙遠,我們管不了林丹的事,但必須管好自己的事,讓自己的人生沿著你想到達的目的地行駛才是我們要關心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