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笑越大聲,越是殘忍,擠滿體溫,室溫更冷,萬一關燈,空虛擾人。—陳奕迅《孤獨患者》
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我一直不敢承認自己是個孤獨患者,就像當初倔強地不相信星座書里說“天秤座是孤獨又特立的存在”一樣。
或許孤獨是我內心的防線,碰到了就會失落,就會陷入“自我拉扯”。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寧愿餓著也不愿意一個人去覓食,寧愿窩在被窩里也不愿意一個人去圖書館里啃書,寧愿穿著過時不合身的衣服也不愿意一個人去逛街。
其實我還害怕一個人在風中等著公交時的不知所措,我還害怕夜里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更害怕熱鬧之后的安靜。
我有時候會想,自己或許是病了,得了一種叫做“依賴”的病,后來才發現這種病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孤獨”。
Part1
拿著手機,劃著屏幕,我是孤獨的。好友500多,能把心安放的卻寥寥無幾。
昨天刷QQ空間的時候看到這么一句話:“大學,一個說心事的人都沒有,真是搞笑。”這讓我想到原來自己給自己的留言:“我所理解的孤獨是三天沒吃飯卻無人知道。”
后來朋友看到這則留言的時候有意思地評論道:“找我啊,我是你的長期飯友。”
“曾經很想叫你一起出來吃個飯,多次打開對話框,最后還是關掉了,因為我怕你忙,怕你會拒絕。”回答這個評論的時候我情緒是低落的。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為什么越長大越孤單了。
不是沒有關心你的人,你也并不是形單影只,只是學會了體諒,學會了心疼別人,也明白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
更多的是,我們不確定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份量,所以只好窩著一顆敏感的心踽踽獨行。就像村上村樹說的:“哪有人會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Part2
每天忙碌,身影難尋,我是孤獨的。沒人喜歡忙碌,但它是孤獨最好的掩護。剛搬來這邊住的時候,我覺得我不屬于這個地方,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陌生的家具,一切沒有我熟悉的味道。
那段時間,即使我不上班我也寧愿泡在公司里,借著蹭網的名義消遣孤獨。我會每天給自己倒騰出很多不必要的工作,讓自己變得忙碌,忙碌到不會再想起自己是一個人。
當時很多人問我:“你一個人難道不害怕不會覺得很孤獨嗎?”我強扯出自然的微笑:“不怕啊,這有什么好怕的,一個人習慣就好了。”
說這些的時候心里或多或少閃過一絲落寞。我也希望身邊有個同行的人,也希望能有個人好好和我說話,我也希望我對著的不再是手機電腦而是一個能真正觸摸到的有溫度的朋友。
孤獨大抵如此,你越想逃避它,它便離你越近。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呼吸大概是孤獨最真實的寫照。
Part3
每天大笑,嘻嘻哈哈,但我是孤獨的。我不是樂天派,但笑確實能很好地掩去我的孤獨。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在人前永遠一副狀態很好積極向上的正面形象,前一秒還在談笑風生,后一秒可能就陷入了孤獨的圈套,突然覺得自己不屬于這個談話,突然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存在,很想逃離,逃離那個喧囂的世界。
是不是還有人和我一樣,其實有時候很害怕熱鬧,因為我們知道熱鬧總要落幕,這之后的安靜會讓人無法適從。
我們是外向的孤獨患者,戴著逗比的面具,披上幽默的外衣,穿上合群的盔甲,在人群中獲得眾多好評,但層層防守下卻是一顆脆弱敏感的心,它是孤單的寂寞的。
原來,所謂合群不過是孤獨的外包裝。
是不是孤獨患者都極容易被感動?別人不經意間對你的好你會一直記得。
是不是孤獨患者都愛偽裝堅強?是不是孤獨患者都很敏感脆弱?是不是孤獨患者都害怕別人看穿了你這份孤獨?
我是一個孤獨患者,但似乎這種孤獨已經揉進了我的骨髓。我是被孤獨判了刑的囚徒,在銅墻鐵壁里嘗盡了寂寞的酸苦。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愿孤獨的人都會唱歌。
離實現初心的夢想,只差您的一次分享。如果你喜歡我們,記得動動手點個贊,順便加個關注就更好了。
每日進行文章更新,歡迎交流討論,我們等你哦。
關于轉載問題:請統一私信我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