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離開老家,到上班的城市了,路程也不遠,開車兩個小時左右。后天就要上班,我得提早收收心、醒醒腦了,因為年初工作特別繁忙,很多事情要提前準備。
最近有好多朋友留言給我,說為什么要搞這么一個公眾號,每天更新文章。下面,我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談幾點自己的想法吧。
1.寫日記的初衷是什么?
當初之所以要弄個微信公眾號每天寫文章,是受到和菜頭《開始寫作吧》的啟發,特別是里面的一句話——“開始寫作吧,無論是看到文章轉遍天下,還是翻閱過去生活的記錄,都能讓人感知時間是如何流動,又如何在自己身上發生效果的”。
我自己工作7年了,時光轉瞬即逝,現在回頭看看,這么多年來除了那些文字材料,沒有留下太多值得回憶的東西,除了那些印象深刻的事跡外,大多數事情都已逐漸模糊。
所以想以每天寫日記的形式,記錄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今后回頭看看,也是一段很好的回憶。此外,自己的文章能被很多人看到,也會有一種很強的獲得感和滿足感,特別是得到認同、收到贊許的時候,更是心花怒放(這個詞好像有點夸張,請自行腦補)。
2.這日記好像不像日記?
日記這個詞我是這么理解的,既可以記錄每日的所作所為,像流水賬一樣寫早上干嘛、中午干嘛、晚上干嘛,也可以記錄每日的所思所想,比如當天看到的一些事情,就談談自己的感想;想到一些問題,就自己進行分析梳理;看到一些新聞,就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等等。
此外,有些人的日記還是帶有自我反思的,由于我是公開發表,自我反思方面很多不能寫,也不好意思寫。所以更多的還是談看法、談想法、談感悟,以及在機關工作的所見所聞、工作經驗。
3.寫日記會影響工作嗎?
這個可以分兩方面講:從時間上講,每天寫1500字-2000字的文章,必定會占用我一定的時間。所以在工作忙碌的時候,我的日記就會比較簡單,字數也會少一點;在工作正常的時候,反正我晚上也不出去玩,對各種應酬也毫無興趣,在家里安靜的思考、寫作,不亦樂乎。
從工作性質講,畢竟自己講的很多內容都是跟本職工作有關系的,而涉及到體制內的事情,有些說法就要注意分寸,不能多說,更不能亂說。這個就浪費了我很多時間,我經常一篇文章寫完,要刪去一大段內容,就是因為我把握不準有些事情能不能發。
4.天天寫,能堅持嗎?累嗎?
這個對我而言其實不太難,只要有時間,寫作本身不算辛苦。因為我的工作就是寫材料,我平時在單位基本上每天都要寫材料,而且給領導的講話稿篇幅都很長,經常還得一天就拿出初稿。
此外,像公文寫作大家也知道,很多話都不是自己想說的,都是替領導在說,所以也希望真正可以說一些自己的話。
在微信公眾號上寫文章比寫材料輕松太多了,我不用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不用刻意的去想標題、搞對稱,也不用從政府的視角、領導的眼光來看問題,一切的一切,都是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和感悟。
另外,有你們在看我寫的東西,這也給了我很強的動力,畢竟一個人在默默地寫是很枯燥的。
5.寫日記的好處是什么?
這個就太多了,可以記錄生活、理清思路、化解浮躁情緒、領悟生命質感等等。
寫日記是一種傾訴的手段,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話不能講、不敢講,也不愿講。特別像在機關工作,平時接觸的都是公務員,談論的大多都是工作。人與人之間是很少交心的。心里有話想說卻不能說,怎么辦呢?干脆就寫下來唄。
另外,這也是一種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我們不僅要跟別人交流,更要學會跟自己交流,傾聽自己的內心的聲音,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更加豐富的內心世界。
同時,寫日記本身也是一種鍛煉個人文字能力的好辦法。我覺得在中國工作,無論在哪行哪業,文字能力都是必備的技能,是展示自我的工具,而提升文字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堅持寫作、長期寫作、每日寫作。很多時候寫多了,都會成為一種習慣,幾天不寫就渾身不痛快(這是欠抽還是自虐?)
6.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
這個問題就太大了,一時半會說不清楚。可是有很多人給我留言問這個問題。我本身是搞機關文字材料的,寫其他文章也不是我的強項,我會的是領導講話稿、匯報材料、信息稿之類的。
關于機關的文字材料,其實我確實想專門寫一篇,但是感覺自己的文字功底跟那些工作十幾年的“老筆桿子”相比,相差甚遠,所以遲遲不敢動筆,就怕既自取其辱、又誤人子弟。下次等我準備充分了,再寫一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