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寫于2014年8月28日,是時筆者剛高中畢業(yè),即將走入大學。想到高三,想記下點什么,遂提筆寫下此文,兩年多時間過去,每每翻開來看,都感慨頗多,卻也未曾想作何修改。】
這句話本是徐霞客寫他眼中的黃果樹瀑布的,我覺得用來描述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成為過去的高三也是十分恰切的。高三本身就像瀑布一樣一泄即過,不待抓拍,那銀簾已化為湖面激起的水花,終究歸于平靜。
這么說帶著隱隱的來不及,有著“失去”的不舍。其實每一滴水珠自高空墜下,勇敢的、激動著,用縱身一躍換來的轉(zhuǎn)瞬的美好體驗以及久久不能忘去的熱血澎湃,不也是一種別樣的風景嗎?不也有快樂嗎?這過程已是一次經(jīng)歷。很喜歡樸槿惠的一句話:“人生中出現(xiàn)的一切,都無法擁有,只能經(jīng)歷,無所謂失去,只是經(jīng)過而已;無謂失敗,只是經(jīng)驗而已,用一顆瀏覽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與失,都是風景。”
此刻,高三很長,像難以熬過去;某一天回望,其實很短,也并沒有怎樣的看不到希望以致絕望,因為,總會走過來。現(xiàn)在的這些感想在你們看來可能不會有,想著高考之后的解放和新生活,總是會不屑于高三。若是有股勁兒,一直能支撐到高考,想著:挺過高三,搏過高三,用一年的時間換一個新的開始。這自是最好的。但誰也不知道,這股勁兒能伴你在高三的路上走多久。所以,需要的還有很多。我會慢慢說來。
有一個東西,每個人都需要,但說來會有點兒空,它叫信仰。沒有信仰的人不會去探求什么,也難以去感悟生命。說起來,仰慕某個人或是堅持一種主張、信念,這都是信仰,主要在于“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榜樣或指南”。關(guān)鍵是選準方向。自然,信仰不能是盲目聽從和一味照搬。比如,我選擇相信自己,有我的自信。在學著自立自信的過程中,我又看到學著去依靠別人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不是依賴。但還是會成長為獨立的我。這只是一個例子,可能不太確切。不過,高三真的需要信仰,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需要。
信仰可以具象為理想,但其實信仰要大很多,重要很多。夢寐的大學,算是近期的理想吧?它能支撐你到高考,在考試不利、心緒雜亂的時候,望著這個夢想,即使惆悵覺得遙遠,心中也會升起一縷光亮,你還可以為它去奮斗。同時,在一段順風順水的日子里,還可以提醒自己,為著夢想和目標,要戒驕戒躁,不然不會笑到最后。在桌上記錄下自己的青春誓言,或是默默的將彼岸潛藏在心底,整個高三路上,不同的時期,你會體會到這些夢想以及與夢想同在的美好對于你會有怎樣不同的意義,會怎樣激勵你一次又一次選擇前進的。當然,為何不讓自己更有信仰?若是可以,能有更長期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會更好。進了大學,很多人就會因為沒有了目標與方向而選擇碌碌無為,也許本身沒有想著要去放松或懈怠,只是沒有了老師的督促和高考的壓力在那里,不自覺地,就沉淪了。所以,可以的話,看得遠一點吧,計劃人生,此刻不早了。
當然,接著之前的自信來說。高三必不可少的是自信,首先要相信自己掌握了必要的知識,還要相信自己能獨立解開問題,相信自己能處理好學習與生活的關(guān)系,找到屬于高三的平衡點。這些,我們都有能力去解決。但還是要說,不能逞強,不然會自負,要記得,學著依靠別人也是成長。依靠,不是依賴。你第一次經(jīng)歷的高三,老師們自己經(jīng)歷過、也看著眾多學長學姐經(jīng)歷過,你遇到的問題,身體上、心理上,都是他們看到過的,也是解決過的。試著去與老師做知心朋友,試著去分享你的種種感悟,看看他們是否會有不同的見解,每個老師都希望與學生成為好朋友的。若是不愿向老師吐露,父母也行,他們總會給你支持,即便他們無法直接體味高三。若是愿意,和學長學姐交流也好。我們有自己的思考,但要與人交流,別人的話語中也會流露各種生活體驗的積淀與感悟。總之,依靠,會讓你看到更多,理解更多,收獲更多,更清晰地看見問題和解決方案,更好的成長。
有著信仰,就有著方向。但,方向,是你向前走才會看到的。于是,你會開始行動。
自然不是亂來,有計劃有安排,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是最好的了。為每個清晨醒來的自己做個新鮮的任務(wù)安排,讓這一天都在明確的目的中度過,就會有滿足感,就會向前走。計劃主要是學習上的,但若是有心緒的不穩(wěn)定,記得提醒自己,去轉(zhuǎn)轉(zhuǎn),在校園里散散心,你會找到很大的慰藉,也會平穩(wěn)下來。就像一個程序,順利地走完,最好。關(guān)于計劃,還要說,學著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所以,具體的計劃不要定太遠,你很難料到兩三天后你是什么心情、知識又掌握了多少。
還有,習慣。養(yǎng)成好習慣,本來就是好習慣。比如,準備一個精致的草稿本,精致是為了讓自己打消胡亂書寫的念頭,每道題都按考試去算、規(guī)范去寫,認真認真地完成作業(yè)與改錯。還有,習慣于給自己以力量。不管自己進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從沒停止流過,奮斗與拼搏就是最有力的支柱。
不能不提心理。有好的心理,才能好好學習。克服浮躁、學會堅強、保持絕對的自信。克服浮躁,就要懂得靜的藝術(shù),這個,要去體味、去嘗試。學會堅強,要明白,“一個人的心都死了,那么比賽就提前結(jié)束了。”不要讓自己失去希望,不試試,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堅強、能走多遠。保持絕對的自信,相信自己掌握了必要的基礎(chǔ)知識,不熟的現(xiàn)在就去學、去弄懂,相信自己能獨立讀題、破題,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相信自己能出色地完成每一次練習與考試。這些,都很重要。
自然,行動在高三,免不了熬夜、硬撐。為了一道數(shù)學題,熬一個晚自習,再常見不過。放學鈴響起,教室依舊是安靜的自習,也不難見。后來,下課鈴聲一響,教室就變成了寢室,趴著睡覺,再舒服不過了。這樣自然不是最好的,所以,有規(guī)律的作息,及時休息,保持充足的學習精力,也是不二之選。最好不要依賴咖啡與濃茶,對身體不好。其實,大可利用晚自習的課間去跑步,我們班就有一個跑步大隊,雖然我沒參加,但挺羨慕的,可以鍛煉身體,又能將心中的不快發(fā)泄出來,也能盡情吶喊出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多好呀。
還忘不掉的,就是高三文化。顯而易見的是教室的布置,那是專屬于高三,專屬于每一個班級的。每天變更著的倒計時,各種誓言,各種承諾,都在。回想起來,高三的每一個成績,都會被看得很重,終又被看得很輕。成績出來,一遍遍看,掂量著自己,又一次次思考與心中那所大學的距離還有自己在走的路。這些,也是高三不可少的。在我的感悟里,其實,更多的是穿插于學習主線中不會停止的個人的思考。因為高三有自己獨特的寧靜,所以,靜謐的時空里會有思考。比如我,在秋風起的日子里就很思念老家,思念親人,沒有分別,但就是格外的想念;在冬天的時候,又會想到生命,你看冬天的時候十分蕭瑟,生命似乎都停止了,也會想到自己;春天來了,大地又在短短的時間里哺育每個新生,這又有了希望,有體味了偉大;臨近初夏,熱鬧了,也安靜了,等待六月······有時間,就看看校園吧,在腦海中留下它,什么時候都是一份念想。于是現(xiàn)在的我,還渴望奮斗在高三,不是為著高考那一次騰飛,只是高三,那有著獨特追求的日子,真的很美,每天都有滿滿的收獲。
天下高三,一樣,記得在煉獄中也要涂滿色彩。下一季蟬聲鳴起,又一度六月來臨,記得不慌、不悔、亦不憂,愿每個人迎來的都是金色六月。最后想送給大家伴我走過高中三年的一句話:“當信念堅定、當目標明確,揮灑汗水與血淚,就是青春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