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報告中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為我們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啟示著我們在新征程中,要牢牢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促進鄉村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參考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發展實際,談談對鄉村振興工作的幾點思考。
? ? ? ?一、打造紅色引擎,凝聚發展“新活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增強黨建引領是根本,要以組織為支撐、人才為動力、陣地為保障,為鄉村振興增勢賦能、蓄力續航。
? ? ? ?(一)完善基層組織建設,為鄉村振興凝聚“向心力”。“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各項政策的最終執行者,是黨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橋梁和紐帶。要建立堅強過硬的基層黨組織,持續抓好支部規范化管理,嚴格執行黨內各項規定,認真落實“三會一課”、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和請示報告等制度,拓展鞏固“我為群眾辦實事”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發揮振興前線的堡壘作用。
? ? ? ? (二)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助推力”。“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鄉村振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完成的。要組建本領過硬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選派一批優秀干部在工作實踐中錘煉擔當、在攻堅克難中磨礪才干、在獻身事業中實現價值,牢牢掌握住工作的主動權,做出經得起檢驗的實績。
? ? ? (三)推進紅色陣地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內動力”。“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守望紅色記憶,把握時代脈搏,我們才能在先輩的足跡中找到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要深入挖掘本地紅色文化資源,如用好港口英雄民兵連等紅色教育陣地,創建紅色講堂,以紅色文化引領鄉風文明,凝聚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同時,探索建立“紅色+旅游”模式,打造紅色資源與鄉村面貌相融合的特色景觀,發展紅色旅游、紅色文創、紅色教育等多元產業,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富裕提供新動能。
? ? ? ?二、深耕藍色經濟,探索發展“新路徑”。
? ? ?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水吃水念海經”。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發展特色經濟是關鍵,要強基礎、揚優勢、謀發展,為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助力筑基。
? ? ? (一)強基礎,優化升級傳統海洋產業。港口依海而生,向海而興,依托海洋自然資源稟賦,牧漁耕海、捕撈養殖成為本地漁民賴以生存的傳統產業,但長期粗放式發展,既影響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也造成漁民增收相對遲緩。要著力延長產業鏈條,進一步在精深加工方面下功夫,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開發層級,提升產品附加值,探索打造集水產品精深加工、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研發與檢測中心、供應鏈金融于一體的現代化漁業產業集群,實現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
? ? (二)揚優勢,鞏固做強優勢海洋產業。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資源與區位優勢,近年來港口濱海旅游業漸成規模,但旅游產品開發仍處于初級階段,缺乏核心競爭力。要在現有良好產業基礎上,適應游客不斷升級的濱海旅游需求,研發高成長性精品海洋旅游產品,積極開發郵輪游艇、水上運動等旅游新業態,打造都市海洋精品旅游線路,全面提升轄區旅游吸引力與競爭力。
? ? ?(三)謀發展,大力培育新興海洋產業。新興海洋產業科技含量大、技術水平高、環境友好,對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現已布局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重點項目“粵港澳深水網箱生態產業園”,在未來發展中,要進一步結合本地實際,以協同發展為理念,扶持一方海(廣東)海洋牧場等重點項目實行生態、立體、綜合性開發,打造“現代漁業海上田園綜合體”,實現周邊海域生態環境和綜合經濟效益雙提升。
? ? ? ?三、踐行綠色理念,繪就發展“新圖景”。“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實施生態治理是重點,要強化耕地資源保護、加強人居環境整治、促進農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固本強基、填力添翼。
? ? ?(一)強化耕地資源保護,打造綠色農業。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要細致摸清轄區土地資源“家底”,貫徹落實廣東省墾造水田三年行動方案,將長期受鹽堿化、缺少灌溉水源等因素影響的撂荒耕地改造為高質量農田,提升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著力實現耕地保護目標,并同步帶動當地農民增收和農業規模化經營。
? ? (二)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綠色鄉村。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農村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要進一步深化農村生態環境監管,積極開展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強化面源污染防治,開展生活垃圾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強力推動“五清”工作,持續優化鄉村環境,打造美麗精品村。
? ? (三)促進農旅融合發展,發展綠色經濟。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農旅融合能夠充分發揮二者協同優勢,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推動特色產業升級,促進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將生態元素與土地使用融合起來,充分利用好本土的田園景觀、鄉村風貌以及農事活動等,打造出獨具魅力的休閑旅游業態,并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土地經濟效益轉化,帶動農民就業創業,使農村邁入低碳化綠色發展新階段。
? ? ?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要筑牢思想之基、凝聚奮進之力、走好發展之路,讓鄉村既有引領發展的“組織興”,又有增收致富的“經濟強”,還有綠水青山的“生態美”,共同繪出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