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雙生
據說下圖是昨晚的大中華
有朋友在朋友圈這樣寫到:這只“雞”生病了,肺部嚴重感染,治不了!
另有看到朋友圈這樣評論:『豪華"軟中華"』舉國上下皆"煙民",免費品嘗!
我回復道:明天出差京津,咋整?
有人答:風蕭蕭兮易水寒,明知有霾偏向霾行 ,壯士小心霾伏,你我此圈別過......
我笑回:謝恩,借你吉言,坐等風蕭蕭童靴!
又答:買包香煙,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出擊!
于是,我頭一次去買了下圖這個~~
然后,就著出差路途時間,翻看了朋友圈自北往南的吐槽。幾乎沒有一個人對這件事發出抗爭,有的全是調侃和自嘲。
先來段溫柔的
筆者按:如果最后一個字改成霾,會更加點睛。
再接一個詩意的,來自簡書好友兼前搭檔的大作:
天天霧蒙蒙,起早行江上,一片白茫茫,獨有舟上行。
筆者按:此詩表達了作者獨特的視角、悲天憫人的情懷。只是再一次,視若“誤霧”。
還看到一個“舌尖中國”版的:
南方的霾,帶著水汽和植物的氣息,潤肺
筆者按:看完后,不由心潮起伏,緩緩四望,深深吸上一口,竟不舍入喉
另有一友,先發一句
………今天霧霾純度很高啊
筆者按:回復區見他補寫了這么一句~~苦了小孩子。一下子把整個意境從物欲色界拉回人間疾苦。我也忘記了大金球究竟是不是999純度,擔心起祖國花朵無辜的模樣。
當然也少不了文藝范兒的盆友:
不隔三秋 咫尺難認
筆者按:緣因霧霾故,何疑夢朦朧。深刻啊!
對了,還發現一位友人對霧霾引以為傲的。果然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好一個幸福感來自比較,不信您看圖
他是這么寫的:就這兒,是我的家鄉!萬霾叢中一點綠~應該自豪一下![得意][得意][憨笑]
筆者按:此文成功撩起了思鄉之情,我也深深懷念起家鄉的味道~~那里也是一樣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外焦里熏…
竟然真沒有一個人抗爭的嗎,就在我疑惑的時候,突然看到了朋友圈中有了這樣的吶喊:
這命還能活下去嗎?
結果下面的點評亮了,已無需筆者按:
我們在黨和祖國的關懷下,早已練就百毒不侵。
此生有幸來此世間,就沒打算再活著回去。
生活,生下來,活下去,相信自己。
你還有路回寶島臺灣,我們才是無路可走。
點評得真好!
看完朋友圈,深深的開始思考起此行目的地,北京首都,那個深紅的地方。因為霧霾,飛機也不敢起降。不得已,改乘高鐵,一路除了霧霾,看不到屋麥,躲在車中,望不見遠方!
我突然在想,面對霧霾,為什么朋友圈中,大都用調侃戲謔的方式?也許是太多的無奈和頻繁的受傷,也許是面對蒼穹下的自感力量渺小,只能文人式的選擇自嘲。
不過回想杭州G20期間,真正就被政府管理出來半個月的藍天白云。當然也犧牲了停工停業停車的代價。但至少說明,一切都還有救!只是涉及取舍,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大智慧!
畢竟,上至達官下至貧民,都也得呼吸這避無可避的周遭的氣體,這才叫:同呼吸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