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么自然的消失過去。—
我不知道一個人要花費多久的時間,才能破開厚厚的堡壘化繭成蝶。一個是瘦小自閉的女孩,一個是風(fēng)情萬種的女人,這兩個影子怎么可能重復(fù)在一起?
在翻開這本淺紫色的書之前,我一直不知道三毛的少年的經(jīng)歷竟是如此這般,也不知道化繭成蝶究竟需要多少時間。她就像一個臉上還帶著淚水的小孩子,悄悄的把她內(nèi)心深處那座雜草叢生的城堡大門開了一條縫,讓我們這些讀者得以窺見她內(nèi)心深處一二。
讓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三毛那是不管不顧的想要看書的時光吧。面對著教室,面對著無法提起興趣的學(xué)習(xí),面對著不稱職的老師惡毒的羞辱,我記得她是決絕的嘆了口氣:“這里不屬于你,走吧,離開吧。”然后一個人義無反顧的帶著自己心悅的書跑到墓地去讀了個昏天黑地。有那么幾縷陽光落在她的發(fā)梢上,明晃晃的跳躍著,就如同她拋開束縛般的心情。我并不是贊賞她逃課的行為,而是佩服她這種放下一切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的勇氣。那時候沒有人了解她的內(nèi)心,她就一心撲在書上,在別人無法了解的世界盡情遨游。
啊,是了。還有那首《珍妮的畫像》,很難想象那是出自三毛的筆下。她的語言斷斷續(xù)續(xù)的,卻極其清晰的描述了一個女孩內(nèi)心的絕望。沒有置身于那樣的情況下,其實是很難想象三毛的心情的。她在一首曲調(diào)里迷失了方向,在夜深人靜時,在落雨的傍晚,在昏暗的黎明,在悶郁的中午,珍妮的曲調(diào)一次又一次的熏繞在她的心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吧,清醒的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卻不明白為何會有這樣恐慌而不明所以的情緒。我認為,三毛其實是用她的文筆,說出了那時的感受,也點明了少年時期每個人都會有的迷茫。
就像她詼諧的自序中所說的那樣,三毛的前身是二毛。在從二毛變?yōu)槿倪^程中,她走過了山川河流,打開了自己的心扉,經(jīng)歷了少女朦朧的情感,像一道生命中最純凈的光劃過這個世界。只可惜,她在最明艷的歲月停住了腳步,就像是被周圍的璀璨的景色迷住了一般,將自己的靈魂放飛到我們到達不了的彼方。她用一段一段的文字,將自己的情感與經(jīng)歷呈現(xiàn)給我們,給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感慨。
她在明亮的光中,對我們回眸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