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又一部的電視劇,一臺又一臺的綜藝,一樣的套路,相似的笑點,吸引著幾千萬上億人的目光,目光所到之處,遍地黃金,于是看的人越多錢就砸得更多。明星效應,網紅經濟,噱頭,賣點,琳瑯滿目的節目裹挾著大眾的審美和對社會的認知。
我不排斥電視劇,有的時候,我覺得電視劇塑造了我對世界美好的信仰,就好像好人會有好報,惡人總是在劫難逃,努力可以改變命運,害人終究害己。可是當我看見批量生產的電視劇受到一波又一波人的追捧,我的內心總是隱隱不安。我既沉醉于電視劇的美好,又擔心因為過于沉溺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現實生活。
各種類型的電視劇就像生活的調味品,他會帶來期待,帶來情緒的起伏,五味雜陳,它是比生活更有味道的生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沒完沒了的電視劇會不知不覺抬高你的笑點,你的淚點,于是調味不只是調味,他麻痹了你的味覺,掌控你的情緒,讓你不再為一些細小的感動買單。但是久而久之你又離不開他,因為打開一檔電視劇,沉迷其中,已經是你的習慣,離開了他,你無所適從。
我認為大眾媒體最悲哀的地方在于,他沒有堅定地灌輸一種信仰,引導大眾的思潮,而這本應是它的責任。如果觀眾是嗷嗷待哺的孩子,那么他沒有把最有營養的奶水灌輸給我們,而只是一味地迎合我們的口味。在辨別力、自制力都尚需努力的情況下,我們只是在這場游戲里蒙在鼓里的勝者,我們無償地貢獻我們的時間去收獲廉價的情感繼而為他們的腰包里的財富添磚加瓦。
在娛樂至上,娛樂至死的時代,我看見流水的明星,卻看不見大師的身影。我看見那些制作精良的作品在落寞的角落幾乎少有人問津,我看見快餐式的節目越來越多,無厘頭,抖機靈,像是馬戲團的例行的表演,我們在扮演小丑的人面前自鳴得意,卻不知真正得意的是他們。
又能怎么樣呢?等待大眾幡然醒悟然后棄之而去,還是等待媒體良心發現,不再追逐無意義的焦點?不可能,至少短期內不可能。商業社會是逐利的,用戶是懶惰的。而少數的清醒者,也在這場自我戰斗中步履維艱。
我想,人的一生大概就是一場和自我的斗爭。和惰性斗,和習慣斗,和弱點斗,和恐懼斗。有時候屢戰屢敗,就和本我妥協,自囚于靈魂的枷鎖,有時候越挫越勇,自證自信,僥幸成為真的勇士。
嗯,這是一個人的戰爭。沒有幫兇,沒有戰友,沒有觀眾,沒有歡呼和指責。你跌跌撞撞往前,疼痛是你的,思索是你的,收獲是你的。孤獨不可言說,感動不可分享。走對了走著走著又錯了,走錯了走著走著又走對了。你聽周圍的所有聲音聒噪都不及聽你內心的聲音來的踏實。
一個人可以兵荒馬亂,一個人可以氣勢如虹。一個人的戰爭,所有的硝煙藏于眉心,所有的戰利品洋溢嘴角。我不怕得失一兩座城池,我只希冀在我的國里可以任性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