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交通感悟篇
- 你的駕駛證里還有幾分?
在上海開車越來越難,時不時會有新交規的解讀出現在公眾號和朋友圈中,還配有違章車輛的電子眼拍攝圖片。仔細查看,心有慶幸,有些現象也是自己平時不好的習慣,只是還未被電子眼捕捉到,該改正了。
上周某天傍晚,途徑一路口正右轉,突然右轉信號燈由綠變紅,毫無預示。估算后車輪已過停車線,決定還是快速通過路口。就在猶豫之間,距離路口略有10米距離的人行橫道線上,行人已開始過馬路。如此情況,只好趕緊踩住剎車,讓行人先過。于是囧態來了,車子停在了路口停車線和人行橫道線之間。
馬路中央指揮交通的交警GG朝我走了過來。我胸口一緊,壞了!要出事情!
趕緊按下車窗玻璃,探出頭去,老遠地就向交警蜀黍打起了招呼……警察姥爺沒有聽清,直接走到車前,向我敬了一個禮。
“什么情況??!過停車線、停道路口,罰款100扣3分??!”面無表情狀。
我趕緊解釋,說交通信號燈沒有倒計時就忽然變成紅燈了我對這個路口不熟第一次走亮紅燈了措手不及但還是停車讓行人先過了我及時停車了我沒有和行人搶行我已經意識到自己錯了我真的錯了下次再也不犯了我其實是一個老實人從來不違反交規的……
我雙手作揖,面帶悔意,哭笑不得,連連道歉……
見我如此這般,交警蜀黍面部表情略微緩和,說道:“下次注意點??!”然后揮手讓我離開。
此時紅燈又變綠燈,我趕緊快馬加鞭深踩一腳油門扭轉方向盤迅速離開。在關上車窗玻璃的同時,深呼一口氣:NND好險!若是真被交警GG抓個現行要扣分,那我就倒大霉了!因為——
我的駕駛證里只有3分了……
在去美西自駕前,心中有點忐忑,自知自個兒的駕駛有很多不好的小習慣,國內開車還有機會能自圓其說,可在美國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遇到問題恐怕就沒有那么容易解決了。再加上美國的交規有部分與國內不同的地方,處罰力度也很嚴格,而我卻是第一次要到美國去開車自駕,越想心中越沒底。
于是,在出發前三個月,我便在平時的開車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黃燈了不能搶、實線了不要變道、有車要加塞讓他進來、……諸如此類。效果還真不錯,以前開車偶爾會變身為路怒癥的我,再看到那些影響我開車的不良現象,竟然沒有脾氣了!
出發日期到了,我以為我已經準備好了,可在美西那近二十天的經歷,還是令我對美國的交通規則有了幾點感悟。
【感悟一:行人要過馬路,車輛必須禮讓】
美國也有人闖紅燈,雖然不多,卻也時有發生。但不管怎樣,只要路邊行人有要穿過馬路的趨勢,車輛必定停下。司機會在車內揮手微笑讓行人先過,而不是罵罵咧咧詛咒行人不遵守交規。
當然也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情況。在鹽湖城的一天早晨,我帶著黑卡相機在酒店附近溜達,想拍一組城市有軌電車的圖片。站在路口正在觀察該如何取景,左顧右盼凝神靜望……等到回過神來,卻發現道路上停了好幾輛車,頭車司機正向我投來期盼的表情。原來他們是在等我過馬路!于是趕緊后退幾步,向司機抱以歉意,擺手表明我并不想過馬路。如此誤會,在美國時有發生。后來想想,還是自己沒有意識,無意中冒犯了當地人開車的規則。
回到國內,新交規也多了這一條:路口車輛禮讓行人穿行。于是,我也時刻提醒著自己,行駛途中,只要看見行人過馬路,必定先踩住剎車,并揮手致意讓行人先過。行人會意,快速穿過馬路,有些還會向我點頭并回以微笑,我的心情也立馬愉悅起來,原來竟是這樣的感覺!
【感悟二:左拐車輛必須要讓直行車輛先行】
剛到美國時,我們從機場叫了一輛出租車前往賓館??斓侥康牡亓耍覀兊馁e館在路的對面,需要從對面直行車輛中穿過才行??晌覀兊某鲎廛噮s一直停在要左拐的位置,任憑對面的車輛一輛接一輛地開過,卻沒有想插入的跡象。對面的車處于正常的行駛狀態中,此刻也沒有車輛會停下來讓我們穿過去。就這樣等了好久,直到對面的車遇到了紅燈停下,才會有車輛空出位置讓我們穿行到馬路對面。
同樣的情況在后面的幾天中經常會看到,十字路口要左轉彎的車會在交叉路口中心位置一直等對面直行的車輛全部駛離后,才會重新起步轉入車道。聯想之前在上海,路口經常會發生這種狀況,只要綠燈亮了,左拐的車輛總是如賽車啟動般,搶在對面直行車輛之前先轉過去。而后面的車輛也會見縫插針般,逮到機會就左轉。以至于直行車輛有時候也會自找機會搶行,最終的結局就是路口變得擁堵起來,車輛全部停在交叉路口寸步難行。行人和騎行者在這些誰也不讓誰的車輛之間穿插,整個路口一片混亂。
這個規則現在新交規中也明確規定要執行了,左轉彎的車輛必須在路口中心位置左側通過,否則扣分罰款。也就是說,車輛在路口要左轉彎,必須先開到路口中心位置,如此一來,對面直行的車輛也會行駛到路口中心位置,那么要左轉的車輛會來不及扭轉方向盤搶道,這樣就只能讓直行的車輛先行了。當然,這只能算是一種狹隘的猜測,卻可以達到左轉讓直行的效果。若是依然執著在綠燈點亮的一剎那就扭轉方向盤搶道左轉,那電子警察肯定會逮個正著,等待你的就是一張罰單了。
【感悟三:遇到停車標志必須停車】
美國的很多路口都不設交通信號燈,卻會在道口邊樹立一塊標志牌,標志牌上醒目的四個字母“STOP”,表示此處要停車讓行。每輛車行駛至此,則必定是要停下來的,不管路口是否有車輛或者行人通過,哪怕是半夜時分,也必須停一停。
傳說,曾經有國人在美國開車時,到了一個路口,發現四周了無一人一片寂靜,便沒有按照標志踩住剎車停車,而是以原先的速度穿過了路口。隨后,便收到了高額罰款單,令他后悔不已。
于是,在美西自駕那些天,開車時除了“看天看地看行人”外,還要時刻警惕停車標志?!翱刺炜吹乜葱腥恕笔窃趪鴥乳_車時要注意的幾點,“看天”是指看交通信號燈,紅停綠行;“看地”是指要看地上行車道的標識,直行道不可左右轉,轉彎道不可直行,路口實線不可變道;“看行人”就是要注意隨時會突然穿插到機動車道上的步行者和電瓶車騎行者,這些在國內恐怕是每位駕車者都會遇到并時刻注意的情況。
那么,美國有停車標志的路口究竟要停多長時間呢?有研究過美國自駕攻略的朋友非??隙ǖ恼f,必須至少三秒,且說是明文規定。這當然是指沒有行人及來往車輛通過的情況下。
我們第一天駕駛在洛杉磯的道路上,遇到停車標志時,便嚴格按照這個“三秒”規定執行。后來發現,如此操作,則后面同行的車輛(我們共有三輛車同行)在停了三秒后再次起步時,便會失去了前車的蹤跡。幸虧我們帶著對講機,于是此時對講機中便會發出前車的指示:拐過來后第一個路口再左轉,然后第二個路口右轉,接著第一個路口再左轉,后面再在第二個路口右轉,上高架……
如此一來,全部亂套了,后車跟不上前車,只好按照GPS的指示暫時行駛,等追上前車后,再一同前往目的地。
那么為何前車不停在路邊等會兒呢?這是因為對于路邊停車,美國也有明確規定,不可以隨便停車路邊的。對于那些涂繪了各種顏色的停車指示色,也夠我們研究一陣的,于是索性不在路邊停車了。
后來,重新研究網上的那些說明,發現并沒有嚴格要停三秒的規定。在無人無車且有停車標志的路口,只要做到車輛有明顯的剎車和停下的行為,便算是遵守了停車規定。而三秒,指的是從開始剎車、停車,再到車輛緩慢起步開始加速的這段時間。如此操作一番,路口通行的速度明顯加快了。但每輛車的GPS(全程用了Google Maps)必須在出發前設置好,若是落單了也可以根據路線盡快趕上前車。
【感悟四:高速公路必須高速】
在洛杉磯、拉斯維加斯、鹽湖城、舊金山……這幾座美國西部規模略大的城市,城市高速公路車道眾多。曾粗略數過,單向就有六至八條車道。車道雖多,車輛也多,車速且快。
第一天開在洛杉磯城市高速上,心情還是有點緊張的,畢竟當時對車況、路況都不熟悉,一旦加入到行車大軍中,心中抱著的便是盡快跟上節奏,不要給當地的車輛行駛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于是盡量緊跟著前車,盡量做到不隨意變道,盡量不給快速行駛的車流拖后腿……就這樣小心翼翼地度過了第一天,無任何意外,心略寬慰。
后面幾天熟悉了,開車就輕松了起來,默默地享受起了在美西自駕的樂趣。
與國內相似,從外部進入高速公路時,會有一條匝道,匝道尾端會與高速公路的最外端(最右邊車道)車道重合。通過這匝道進入高速車流中時,必須要在匝道上將車速提起來,最好能達到指定的高速公路車速,這樣當匯入高速車流時,才不會妨礙到正在高速行駛的車輛,特別是正在最外端車道上高速行駛的車輛。
試想一下,若高速高路最外端正好有一輛車在行駛狀態中,突然右側匝道上開出一車擋在車前,且速度遠遠低于原先正在此道上行駛的車輛,那么勢必要讓正在高速行駛的車輛緊急剎車以免追尾,這豈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若是司機的反應再慢一點,造成交通事故的幾率就很大了。
所以,奉勸有些司機,匯入高速公路的那條匝道是讓你加速的,千萬不能等開到了高速道路上,再去做加速運動,那會很危險的!
而在我們這次美西自駕中,就出現過兩次這樣的情況,讓人心懸一線。兩次都是在匯入車流前沒有將車速提起,導致后面原先高速行駛的車輛差點躲避不及而直接開到了輔路上。輔路并不是柏油路,激起灰塵一片。所幸沒有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實屬大幸。但從前車倒后鏡中看去,著實令人膽戰心驚!
【感悟五:快速通道必須超速】
在美西部分城市高速公路上的最里端(最左邊車道)往往被設置為“快速通道”,規定車上乘坐人員若是超過2人(好像包含了2人),就可以行駛在這條快速通道上,且車速不能低于規定速度。
快速通道是半封閉似的,只有在虛線處才能開進開出,實線是不可以變道至快速通道內的,也不能從快速通道變道至其它車道上。
由于美國很多人都是單獨開一輛車的,所以很少有人會將車開在快速通道上,據稱若是單人單車行駛在快速通道上,也將會面臨巨額罰款。
但一旦開上了快速通道,那么車速必定會被提升,因為,即使是高速公路遭遇堵車現象,這條快速通道也會保持暢通。畢竟還是因為單車單人的車輛多,導致快速通道上的車輛相對來說會少許多。
于是在洛杉磯,我們也嘗試著開到了快速通道上。但因為剛剛上高速,對限速多少還不知道,只知道緊跟著前面當地美國人的車輛疾馳。如此開車,將旁邊車道上的車輛逐一超越,覺得非常暢快。
就在這時,瞥見路邊出現限速牌,限速70(單位是英里每小時,換算成公里約為112公里每小時),趕緊看時速表,當前已超過75且接近80了!趕緊減速,將車速控制在70內。
如此一來,與前面當地美國人的車輛逐漸拉開了距離。慢慢地,前車便消失在了視野內,仿佛這條快速通道就只有我們這三輛車在行駛。
從倒后鏡中看去,在我們三輛車后面,竟然緊跟著一條長長的車隊。儼然是我們將快速通道的整體車速壓下來了……
心中納悶,恍惚中覺得原先開在快速通道上的車都是在超速行駛中……
正在思索中,到了某處虛線路段,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跟在我們三輛車后面的車隊,車輛逐一從虛線位置開出快速通道,然后在快速超過我們三車后,又快速地進入快速通道,且很快便消失在視野中。這樣的情況(實線時后面慢慢積累一個車隊,虛線時超越我們揚長而去),在每到一個虛線路段時,便會重演一遍。
對比我們的車速,那些車顯然都是在超速行駛!
為何會這樣?難道他們對高速限速置之不理?
考慮到初來乍到,我并不想模仿,于是在又到了一個虛線路段時,便招呼后面兩輛車開出了快速通道,只在正常車道上行駛了。
之后查閱資料,得知在美國的一些州,車速只要不超出限速10英里,還是在允許范圍內的。所以那些行駛在快速通道上的車,基本上都是用允許范圍內的超速在行駛,可我們卻是用限速在快速通道上行駛,勢必要阻擋他們。妨礙了他人正常行為,這也是一件不道義的事情。但有些州,超速不允許超過限速的10%。各有不同,若是不清楚當前所在州的規定,那么還是老老實實在限速內行駛吧。畢竟,出門在外還是得安全第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特別是當車速已經達到了限速極限,且交通路況暢通的情況下,就更沒有必要駛入快速通道了。更何況,有些城市的快速通道是要收額外通行費用的。是否是收費路段,從指示牌上很難辨認。因此,在美西自駕的那些天,我們很少駛入快速通道,只有當正常車道路況不是特別暢通的情況下,才偶爾借用快速通道行駛一段,等到其它車道暢通了,便會駛出。
【感悟六:不要妨礙別人行駛】
美西一些城市的高速公路車道都會有很多,之前說過,基本上單向都有六車道、或者八車道,非常寬敞。但車道上的車輛也會有很多,車速都很快(國內的城市高架基本限速80公里/小時,美西城市高速最低限速60英里/小時,換算約96公里/小時),更是要小心行駛。
駛出城市,前往另一座城市的高速路卻是另外一個模樣,單向只有兩條車道。右側行車道,左側超車道。有些卻是只有來回兩車道的。
離開洛杉磯前往拉斯維加斯那天,我們行駛在內華達州沙漠邊緣地帶的高速公路上,車輛比較多,速度雖然放不開,但公路兩邊沙漠中的景象看看還是蠻稀奇的,心情很好。
開了一段路程后,由于頻繁超車,要在兩條車道間來回變道,我便索性在一次超車后不再返回行車道上,而是直接在超車道上行駛。后面兩輛車也緊跟著我,三輛車同時開在了超車道上。
就這樣又開了一段,因為高速公路上車輛太多,我們的車速相對來說還算是快速,屢次超過右側的車輛。我也覺得開在超車道上是理所當然的,省去了來回變道的形式化。
也有車速比我們快的,便只能在右側行車道上超越我們了。
正在得意之時,又有一輛轎車快速從右側行車道上超越了我,且從車前窗中伸出一根中指!
他NND,竟然敢向我伸中指!這是什么素質!這是什么情況!認錯人了吧?我們認識嗎?來來來!別跑那么快!我們坐下來談談!
轎車開得很快,不一會兒便駛遠了……
心情一下子變得灰暗起來……
這種情況以前只在電影里看到過,那是對方的表現讓人忍無可忍時,才會做出的無禮舉動。那么,我是什么地方讓對方忍無可忍了嗎?
我反省、反省……
會不會是我占道了?
可能是我一直霸占在超車道上,導致后面的車無法正常超車了。所以,當他終于找到空擋從行車道超過我的車時,便做出了這樣無禮的行為。
肯定是這樣的!
于是,我便將車拉回到右側的行車道上,讓車速快的車輛保持在超車道上超車。從此,再也沒有遭遇過類似的情況。
在后面幾天的駕駛中,我一直保持著這種狀態,行駛在行車道上,只有要超車時,才變道至超車道。超過前車后,再返回至行車道上。哪怕道路上車輛并不多,我也如此這般。
我是頭車,跟在后面二車的于老師在某次下車休息時表揚我,說我的開車習慣很好,從后面觀察,竟有教科書般的規范(于老師經常表揚人,但這次表揚聽了卻很舒心)。其實,這些規范也是在美西自駕途中才有的覺悟。但如此開車,真的很有規律,也很自豪。
【感悟七:無信號燈也能順暢通行】
黃石公園里沒有交通信號燈,有些路口會有停車標志牌。
那天行駛到黃石公園內的某個路口,發現十字路口每條道上都有車要通過。雖然沒有信號燈,但現場卻井然有序。每個路口開出一輛車后,后面的車依舊只行駛到停車標志牌位置停下,等其它三個路口以逆時針方向輪番開出一輛車后,這個路口才會再駛出一輛。如此循環,沒有擁堵,沒有爭搶。猶如司機都事先商量好了一般。
看到這種情況,我是驚呆了的!腦中浮現的卻是上海早晚高峰時段,那些沒有交警配合信號燈對來往車輛進行調度的路口。相信每個人都途徑過這樣的路口,感覺如何?
以上是本次美西自駕中對所經城市交通的幾點感悟,零零碎碎、絮絮叨叨地說了那么多,或許并不被看好,但卻是本人在美西自駕中實實在在的切身感悟。不求認同,只求復禮克己。
美國是汽車大國,隨之發展的交通規則算是比較完善的了。當前的協調,不僅是高額罰金下的效果,也和人與人之間的有禮謙讓密切相關。反觀國內,也會每隔幾年推出新交規新條規,目的非常明顯,讓國人能真正享受到交通的順暢和便利。雖說新交規中有許多令人不可思議的條規,但若是有機會去國外自駕一次,那么對于新條規的理解就會坦然接受了。
禮讓行人。這是最起碼的,不要去管行人的表現是多么不齒。你多謙讓幾次,行人也會懂得其中的道理,好習慣總會慢慢形成的。這點,現在很多司機都做的很好,經常能看到車讓人的情況。就連印象中只會橫沖直撞的公交車,在路口有交警的情況下,也會禮讓行人了。
禮讓車。若是要快速到達目的地,車速快、多搶道……這些是不能保證快的。慢,其實就是快!
安謐和諧的生活環境,你我都可以為之努力。從自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