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作朋友》我已經看過一遍了,內容很豐富,以致于再次打開之后收獲還是滿滿的,每一個概念還是那么新鮮,看了仍然很是觸動。不過按照笑來老師的說的,觸動真的不算收獲,點頭、拍腿稱好都也不叫進步,要去踐行,要去真的做才叫進步。這么看來我是多么落后,幾個月來我還以為我在進步著呢,其實只是在進步的船上做夢而已。
別假裝在進步,要行動起來。
1.拖延是進步的死敵
如果認定了要做一件事,那就設定一個期限,在最后期限之前必須完成任務,因為時間不會等你,它永遠都勻速前行,絲毫不會歇息,損失的永遠是我們自己。一個人的壽命大約是可比估算,人生擁有的時間總量相差不會特別大,除了短命或壽命極長的,普通人無病無災,總是可以活個均值吧!
既然人生有涯,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就立即行動,設定期限并嚴格遵守,只有高度自律的人,才能活出想活的樣子。
2.建立正確的認知
一個人的心智就是其過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的總和,包括這些知識和經驗造就的思考方法和思維模式。顯然一個人的心智需要知識和經驗來構建,就好像蓋房子總得有磚頭水泥一樣。除此之外還不夠,人還得有元認知能力,即將自己的思考作為思考對象的能力,能夠思考自己思考方式的能力,明白自己怎么思考的,思考的過程是怎么樣的,為什么會這樣想,而沒有那樣想。
正確的認知必須有正確的概念做支撐,概念就是蓋房子的磚頭,不斷學習新概念,更新舊概念,為自己更多的正確的理念。
3.大腦也要吃飽飯
人不吃飯會餓,其實大腦一樣,沒有供給大腦足夠的食物,它也會難受,學校教育于人生需要的知識而言是遠遠不夠的,自我教育應該是持續終身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只要還在吃著飯,就記著供養大腦足夠的糧食。
書籍無疑是供養大腦的最佳食物,閱讀書籍不僅僅局限于感官體驗這一個功能,知識會讓大腦變得更強大,運行速度更快。
4.寫出來
書寫出來的必定是已經想清楚了,只有想清楚了,才有可能寫清楚,想都想不清楚的話,寫出來的必要性都沒有。這么說來,寫出之前必定要狠狠地燒腦,逼自己一把,至少在剛開始寫的時候,要對自己狠些。
笑來老師曾逼迫自己每天寫5千字,寫什么都可以,可以沒有邏輯,文字可以無意義,但必須寫夠字數。這么牛的人都對自己這么狠,感嘆,普通人要不要把自己撕碎重新拼湊一次。
5.世間無速成之法
接受現實,世間真的沒有速成,想想我們學說話用了多久,接受教育又用了多久,長大成人也花去很多年。所以坦然接受現實,踏踏實實去做,一切都要靠積累,我們能做的就是與時間成為朋友,不斷地告訴自己:我有不足,但一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需要時間慢慢積累。
假裝成長永遠不會成長,不會有收獲。我堅持每天1千字,今天第3天,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