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來,看到很多朋友都在說同樣的問題。
剛進公司的時候,感覺自己激情滿滿,恨不得一天能夠有48小時。但隨著對工作內容的熟悉,發覺自己似乎每天都在做重復的事情,一點激情或者動力都沒有了。
又或者是,發覺自己現在開始變得安逸起來,沒有拼勁了。
所以,這些朋友很苦惱這個問題:工作沒有激情了,該怎么辦?
本文就想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當工作沒有激情了,應該怎么辦。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有朋友老是覺得我寫的文章往往會走向雞湯文的方向。對此,我覺得很冤枉。因為我其實是很煩感雞湯文,沒什么意思。我寫東西,更多的出發點都是從“觀念”的層面進行的(或者是說,我都努力從“觀念”層面來寫)。
所以,本文也是從“觀念“層面出發,希望能夠破解這種苦惱,而不是一篇時效不過三小時的雞湯文。
二
前段時間,朋友圈有比較多朋友在轉雷神(@王鎮雷)的一篇文章,《不要做一個日復一日的死人》。
文章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據雷神自己說,是從知乎上看到的。
工作后,會發現其實每天都在過重復的生活:
憑借已有的知識和技巧處理日常工作,內容繁瑣而重復,這類工作做得再好,也不過是提高熟練度罷了。下班后,回住處看一部電影或綜藝節目,睡前刷一會兒知乎,一天就過去了。
周末里,睡兩次懶覺,出門逛個街,找朋友吃個飯,一周就過去。
發工資后,上淘寶消費一番,出門去揮霍幾次,然后再緊巴巴地等著下個月的工資,一個月也就過去了。
這段話描寫的真好,我猜有很多人轉這篇文章,可能就是因為這段話的觸動。
不說我們這群剛畢業的人,去看看你身邊的那些同事或者師兄師姐,他們大多都是在圍繞這樣的生活軌跡在運轉。
如果每天都是這個樣子,在很多人眼里,自己也確實就是那個“日復一日的死人”。
三
而本文的邏輯起點,也是從這段話出發。只不過區分點,可能更關注于這個“日復一日“。
人,真的是極其奇怪的動物。
一方面,我們討厭”不確定性“,在面對選擇時,我們會努力尋找選擇背后所隱藏的“確定性條件”。比如應屆生畢業選擇offer時,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薪資給多少?福利怎么樣?未來的成長路徑又是如何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應屆生們會反復比較,會找很多前輩和朋友去咨詢,以期能夠做出一個最為穩妥的選擇。
但,另一方面,我們又非常反感這種“確定性”,在面對具有“確定性”的一切時,各種努力去尋找能夠給我們帶來刺激,新鮮的東西。比如上面所講的,當你能夠預見性看到自己接下來會遇到的事情,你又會覺得很無聊,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個“死人”。
這里可以舉一個更為通俗易懂的例子,婚姻出軌。出軌的前提,自然是你已經有了自己的“軌道”。而可笑的是,這個“軌道”是你自己經過非常慎重的考量后做出的選擇。但是,你一旦在這個“軌道”上行走一段時間,你便有了逃離這個既定的/無聊的/熟悉的“軌道”。
如同婚姻出軌,大抵可以說,我們這個世界,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軌道”存在。這個軌道,意味著規律,意味著確定性,意味著無聊與乏味。
而由此,我想我們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
日復一日(地重復),實際上是一個結果。可以說,是一個你無論做出何種選擇,都會面臨的一個必然的結果。
不管是工作,還是婚姻,抑或其他。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用了武打片的例子來例證同樣的問題,有興趣可以看 給想快速成長的年輕人潑一盆冷水? ,我只是懶得用同一個例子來證明同一個結論了,這樣很不產品經理)
上面用了這么長的一段,實際上就是想說明一個事實:日復一日(地重復)是客觀存在的。
正如我很早之前寫的一篇文章提到一個觀念:唯有接受現實,才有可能改變。
接受日復一日這個事實,對于如何解決工作沒有激情的問題而言,極其重要——事實上,工作、學習、生活,總體而言,都是一種重復。
四
下面,我們聊聊工作沒有激情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來約定一下激情的含義,特指在工作領域的激情。我們對激情的界定可能會存有多種誤差,這里不討論具體界定,只想簡單的約定一下。在我看來,在工作領域內的激情,大概可以等同于“有拼勁”。
工作沒有激情了,也就是工作沒有拼勁了。那么,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或者換一個問題,你在工作中,為什么會有拼勁?(除去工資、窮這些因素,我們關注的更多是內心層面的影響因素)。
表象原因一:工作內容/工作技巧,一切都是新鮮的。
如果你是剛進入一家公司,做著全新的工作。那么,你在工作的過程中,你會發覺自己很容易就保持著很高的激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在學習新的東西,掌握新的技能。為了能夠盡快趕上團隊里的其他人,你可能會加班加點去學習,想想也是激情滿滿,拼勁十足。
表象原因二: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意義。
如果你是在一家創業公司工作,你們在做一款改變世界的產品,恐怕你出于對產品的認可,你會希望一天能夠當一年來用,自己能夠成為鐵人王進喜了。
更深層的原因:尋找到了興奮點,或所做的事情能夠不斷給你能夠讓你興奮起來的反饋。
從上面兩個表層原因來看,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尋找到了興奮點:要么是學習到了新東西,要么是對自己做的事情充滿認可度。
所以,當你對工作內容足夠熟悉,工作技巧也基本掌握,工作對你而言,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了。又或者,當你越來越感覺不到你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或者就你目力所及,你已經看不清未來時,你可能都會變得消極、安逸、沒有激情了。
五
回到文章想要解決的問題:工作沒激情了,怎么辦?按照上面所講,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認清事實——工作中沒有激情,才是正常的,有激情的時候才是不正常的。
前面我用了很大一個篇幅,想要說明一個我眼中的事實:日復一日的平淡的工作內容,才是工作的事實。它是一個結果,且是一個必然需要面對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帶來的便是另外一個事實:在工作中,沒激情是正常的,有激情的時候才是不正常的。
可能你依舊覺得自己每天的工作應該多么多么重要或有意義,然而,事實的真相真的不是這樣。雖然我不認識張小龍,但是我知道他每天也一定過得平平淡淡,并不是每天都在做影響微信生死存亡的決定,而是沉下心來,慢慢打磨微信的產品細節。
第二點,在工作中,尋找小的興奮點
我曾聽人說,在那種沙漠百里徒步的過程中,實際上很無聊,極其無聊。每天在徒步的過程中,除了走就是走,甚至都不說話。那是什么讓能夠讓他們堅持下來,直至走到終點的?
可能就是路程上發現的某個動物,可能是突然涌入腦海的趣事,又或者是本來覺得自己應該堅持不下去了,但沒有想到居然還有力氣可以走下去的意外驚喜。
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也同樣如此。如同上面所講,我們必將會陷入日復一日地工作的境地,這個無可避免。但,我們卻可以做很多,在工作的過程中,給自己挖掘小的興奮點,支持自己能夠在專業上、技能上有不斷的提升,以期望某一天能夠創造出偉大價值。
在平凡中前進,可能才能夠成就不凡事業吧,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