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里的故事
昨天刷新聞,四位大學生趁著張惠妹在長沙開演唱會就打算做點兼職掙點小錢。她們把批發來的熒光棒等一些演唱會觀眾需要的小物品批發到現場買。以為是一場包賺不虧的買賣,但結果卻是每個人貼了100塊。因為她們遇到了一伙人,用假幣買她們的東西。等到學生們發現時,老人還叫囂到:“又沒騙到你們的錢”。四個學生極其氣憤想到了報警,老人馬上換了面容,竟然還紅了眼眶。四個心地善良又單純的孩子馬上就心軟了,于是又不忍報警,放了那個很會變臉的老人。
我習慣看新聞后下拉看評論,果然,新聞下一片叫罵聲,都是罵老人的心眼太壞。然而更讓我注意到的是那句:“可以善良,但別縱容”。看到這里我就想到了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因為善良而縱容她人惡性的故事。
2.身邊的故事
每次逛街都能遇到乞討者,有的四肢健全,歪坐在地上,低頭哈腰請求過往行人給點施舍。也有的四肢健全,貼一張紙,內容大概就是錢被偷需要幾塊錢買車票,又或是家里人急病很需要錢治病。也有的婦女背著一個小孩,一直以一種弱者的姿態尋求幫助。每次遇到這些人我都匆匆而過,不是我沒錢,而是對于四肢健全的乞討者我不想給。
前幾天和家人在外吃大排檔,夜色下的城市更顯繁華。因為是長長的一條排擋街,所以,這里的乞討者并不少。在我們從坐下到開吃的一個小時里,從我身邊前后走過了不少于六個乞討者。他們大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步履蹣跚,背著一個布袋,拄著一根拐杖,一邊走一邊抖動著手里的乞討杯。每一次到了我面前我都一臉冷漠的拒絕了, 而其他大部分食客與我一樣都拒絕了,當然也有給了一兩塊的。
在我快要吃完的時候,從領桌飄來一陣二胡聲,聲音悅耳,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在拉二胡。他只是在桌邊站了一會兒,桌上的人沒有反應他就識趣的離開。我和家里人就聊起了乞討者的問題,媽媽是個善心人,遇到實在可憐的就給個一兩塊。弟弟和我老公則表示,身上從來不帶現金,即使有需要幫助的也是有心無力。我卻認為,空手套白狼的是不用給的,像領桌那位拉二胡的老人至少是靠“賣藝”來乞討,這種乞討才值得我掏錢。
很多人看到路邊的乞討者都是一種憐憫者的心態去施舍,或許在外人看來這是一種善良的行為。然而,就是因為這些人的善良才縱容了更多的不勞而獲者。
3.又是新聞里的故事
現在流行一句話“你弱你有理”,因為在很多事件記錄里,偏弱者更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在一篇《乞丐家庭出生的女孩還會當乞丐嗎》的文章里講述了一位智障女孩帶著眼盲的父親和姐姐乞討的事情,三人一路艱辛。剛開始我看的的確很心酸,智障的少女被人強奸兩度懷孕。眼盲的父親去政府尋求幫助,政府人員發覺了對方是盲人卻偷偷跑走。在這里他們的確是弱者,是需要幫助的弱者。
然而,故事結尾出卻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智障的女孩因為過度勞累病的不能外出乞討,沒有了帶路者,眼盲的兩人是無法乞討的。于是,眼盲的父親竟打起了智障女兒的孩子的注意,他說:“孩子長的漂亮,給錢的人肯定多。”此時,他說的那個孩子一直是由愛心人士撫養,撫養費都是善良的社會人士捐助的。當他的想法遭到眾人的拒絕后,眼盲的老人竟然說:“誰說都沒用。我一定要帶孩子走,除非你們拿刀子把我這個瞎子殺了。”此時我的心里對這個弱者所有的憐憫都蕩然無存,我覺得他比強者更令人可怕。
可是故事還沒有結束,善良的愛心人士在幾次拉鋸戰里終于爭取到了對智障女的孩子的撫養權,但這撫養權僅僅維持到幼兒園畢業。然而,善良的愛心人士卻因為自己的善良再一次縱容了眼盲的老人,他提出,只要愛心人士給他12萬,他就放棄所有權。這一次被愛心人士果斷拒絕。也許這一次的拒絕,讓眼盲的老人變得更加可怕,他把自己女兒的身份證去注銷了愛心人士和自己女兒共同擁有的愛心捐款卡,重新辦了一張卡,并且將原卡上愛心人士捐助的52000全部取走。
故事的結尾,愛心人士特別無奈的表示,原有的卡已經失效,被取走的錢是孩子的生活費,孩子接下來的生活又將陷入困境。
我想,還會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善心一次次的捐助給那個眼盲的弱者呢?他們知道自己每一次的善良都是對他的縱容嗎?
4.又是身邊的故事
我以前的工作單位是提供三餐的,因此單位里的單身男女幾乎都是在單位里解決吃飯問題,遇到了閑暇的時候才會自己動手做飯。單位旁邊就有一家小市場,所以買菜特別方便。一次放假,我打算自己做飯就去了市場買菜。市場里有出租的固定攤位,也有一些零散的路邊攤。我進去市場的時候發現門口有一位賣菜的老太太,大概七十多歲的樣子,頭發都白了。干瘦的老太太坐在地上,面前擺著幾棵并不新鮮的生菜,我看向她時她也看著我,眼神里充滿了期望。
我的心是受不起這樣的期望的,我想反正也是要買菜的,看老太太身邊也就剩這么幾棵菜了我把它買了讓老太太早點回家多好。于是一轉身就來到了老太太身邊,我看著幾棵奄奄的菜也沒問價就說把這些都稱給我吧。老太太聽了馬上拿起身邊的袋子往里面裝菜,我看著老太太把所剩無幾的菜都裝到袋子里心里樂呵呵的想: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了。可是老太太接下來的動作讓我傻眼了,她從旁邊的一個框里又裝了幾棵菜往袋子塞。我趕緊說到:“夠了,夠了。我一個人吃要不了那么多。”老太太卻嘟囔著:“多買一點,就當幫個忙。”我非常無語的說:“我就今天做我一個人的菜,要不了那么多。”老太太卻依然沒有收手的意思,繼續往袋子里裝菜還說著:“年輕人,多吃點蔬菜好。”看著老太太我說:“那這菜我不要了。不好意思。”
在我轉身走向其他攤位的時候,老太太罵人的話就在我身后傳來,我依舊去其他攤位買菜。等我轉了一圈回來,老太太又是只在身邊擺幾顆菜,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看著過往的路人 。回去之后我把這件事講給同事聽,同事卻說:“這個老太太一直是這樣。我上次也是看她挺可憐就跟你想的一樣把她面前的菜全買了讓她早點回家。結果她塞給我一堆,那些菜后來都爛了。菜沒吃到,錢還浪費了。”再后來一打聽,發現很多同事都在那個老太太買過菜被坑了,當然也有像我一樣直接走開的。
我和我的同事本來都只是想單純的幫那個老太太完成一天的工作,但是她卻利用我們的善良放強買強賣。如果我們收起我們的善良立馬制止,那么老太太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技重施。但結果呢?還是有人用自己的善良縱容著老太太的行為。
5.可以善良,但別縱容
因為我們善良,我們經常把兜里的零錢投給街頭巷尾的四肢健全乞討者。于是我們用自己的善良縱容更多好吃懶做的人。
因為我們善良,即使我們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帶著疲憊的身子坐公交時,我們還是要讓位給老人。于是我們的善良就縱容了老人在沒有及時被讓位時對年輕人輕則謾罵,重則動手。
因為我們善良,我們經常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面對碰瓷的老人,面對未成年校園惡霸,我們都善良的對待,只是一個批評教育就把所有的事情給抹平了。然而,這種善良背后卻是對更多的碰瓷者和校園惡霸的縱容。
我們可以善良,可以溫柔對待身邊每一個人,但我們不要縱容,因為我們的善良是給真正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