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春天來過,而我卻選擇了閉目養神。總會錯過一些經歷,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抽煙。煙這個東西不好,但在大學畢業時、聚餐吃飯時,總會有些煙,縈繞在我們的思緒。
大學畢業之初,在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的時候,在外地我和同學合租了一間房子,向陽。每天早晨起床都會有抹陽光透過窗臺射向屋里,清澈而又溫暖,吃完早飯喜歡在出租屋內的書桌上點上一根“紅南京”——那不貴卻又很實在的味道,整個屋子都會籠罩在煙霧之下。時間長了卻也習慣了那樣的味道,鼻子聞到了那種味道卻是知道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美好的一天。
剛剛工作時最喜歡“紅杉樹”那種香而淡的品種,“紅杉樹”沒有“紅南京”味道那么重。工作結束之后點燃一根而后想想一天的工作情況及第二天的工作安排,久而久之卻也習慣了這種味道,但卻在腦海里沒有這種熟悉的感覺,味道陌生只是習慣。
后來,我師父跟我說煙是最好的“通行證”。吸煙這東西不像喝酒,不需要特定的場合。在問路的時候,可以遞上一支打聽一下路況,可以作為朋友間打招呼的一種當時,可以在“套近乎”的時候和大家分享。
煙這東西吸多了不好,卻是點燃的思緒,燃盡的是負面情緒或是煩躁。
現在漸漸熟悉了“黃南京”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味道淡,不嗆人。煙不醉人,人自醉。吸煙的總會是因為有故事的,不是有太多太多故事,就是開頭有故事。
我也曾嘗試戒煙,憑借自己的自制力去戒掉那味道,但是煩惱時總會覺得少點什么。時間久了我才知道,戒不掉的煙,是愁緒的方式,戒掉的過往,是對煩躁和稚嫩經歷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