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初夏的蟬聲,蜂擁卻未惹人厭倦。風中逸散著泡桐的清香,一連串淡紫色的小喇叭靜默盛開。郁禾總是在不經意間被窗外的風景誘惑,失神凝望。
這時候,朝猗便會拎著手中的課本毫不客氣地敲向郁禾的腦袋。郁禾不明所以,轉頭看向朝猗,她無辜地聳聳肩:“回神了,小心老師又叫到你。”
活潑開朗且積極向上,假如用一種植物來比喻,朝猗應該就是那株向陽的葵花,永遠明媚而燦爛。
郁禾已經記不起她們的初相識,沒辦法,她總是這樣善忘。不過,總有即使她不刻意回想,依然會浮現在腦海中的畫面。朝猗轉過身子,左手托著下巴,一臉粲然的笑意:“嘿,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接近一個人最終會產生兩種結果,一個是愈加喜歡,一個是愈加討厭。
郁禾很慶幸,她們是前者。
朝猗喜歡看書,各種書,鬼怪神魔,愛恨糾葛,百無禁忌。看完一本,她就該找人說道說道了。而郁禾,就是那個被她選中且不會反抗的人。直到很久以后,郁禾知道了一個名詞,“話癆”,用來形容朝猗再合適不過。
課間休息,放學路上,周末游玩,朝猗常常手舞足蹈地講述著她所喜歡的故事。她也不介意郁禾的寡言,一個人照樣說得神采飛揚。
托朝猗的福,郁禾知道了天宮二十八星宿,奧林匹斯十二主神,所羅門七十二柱魔神……那些奇幻瑰麗的世界在朝猗的敘述中一一展開,為郁禾單調到乏味的生活中平添了幾分明艷濃郁的色彩。
那時候郁禾就在想,怎么會有朝猗這樣的人呢?自來熟卻又不令人討厭,看著不著調卻又讓人覺得可靠,面上總帶著笑好像沒有能讓她煩惱憂傷的事情。
而這樣的朝猗,又怎么會那么恰好就被郁禾遇到了呢?
《親密關系》里有這樣一段話:“一旦我們選擇了一個將要居住、工作或上學的地方,那也意味著我們就朝著向對我們的生命有意義的那些人邁出了一大步。”
郁禾邁出了一大步,來到這座溫暖的南方小鎮,然后,遇見了朝猗。
原本寂靜沉默的世界似乎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郁禾不再有時間一個人待在角落里胡思亂想,不再整天擺著一張生人勿進的臉陷在自己陰郁沉悶的情緒里。
郁禾學會了友善地與人交流,學會了在臉上帶三分笑意。在朝猗抓耳撓腮卻想不起故事的情節的時候,郁禾也能熟練地調侃起她窘迫的模樣。
郁禾覺得,這樣的改變,很好,這樣的自己,很好。而帶給她改變的朝猗,是那么好。
萊布尼茨說,我們所存在的世界是上帝從所創造的世界中挑選出的最好的一個。
郁禾想,他說的大概是對的。不然,怎么會出現陽光一樣明媚溫暖的朝猗進駐到她的世界?
“嘿,你又發什么呆呢?”朝猗拎著手中的課本毫不客氣地敲向郁禾的腦袋。郁禾敏捷地往旁邊一閃,不忘應答:“沒什么。”
“啊,你又在發呆,還不如聽我講故事呢!”“好呀。”
“嗯?什么?”“我說,好呀。”
……
我們所存在的這個世界,在遇到你之后,我忽然確信,它就是最好的世界。
圖片來源:千圖網_卡通小女生_圖片編號26471625,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