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2懶先生的鹽 ??懶人幫
旅行
讓心自由
讓景作伴
讓路延伸
讓愛永恒
喜歡的不是旅行的到達而是旅行本身
狂風暴雨的夜晚,開車疾馳幾百公里,這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黑夜里,路是瘋狂的,你看到的只是前車的后尾燈,遠了近了,超了一個,然后你又轉向下一個。
風把近2噸的鐵皮箱吹的有點晃悠,雨把你的視線牢牢地按死在500米,雨刮器或慢或快地刮走癡纏在前擋玻璃的雨水,而人需要高度的謹慎,在六檔中不斷調整,把速度開到能開的極致。
夜晚,在你要困的時候,卻走在了奔向一個城市的路途。是不是你不想的和你不得不想的,總是在夾雜中落在你惆悵的心上,而你無法逃避,可我卻要盡力奔向幾百公里外的那座不屬于自己的城市。
過了子夜停在了旅途過夜的城市,累的只想趴倒在床上,要睡覺,是否要做夢?
今年給自己定了一個下半生的目標,想要將來能成為一個用心來碼字的人,用文字記錄心,用文字來洗滌心靈,讓純粹來讓無羈的心找到一個安靜的駐足,而旅行就是那支添彩的筆。懶人幫這個自己耕耘的窗田,不被任何束縛,只有自己放任的心情來涂寫。
回到旅行和自駕吧。
開車的時候,你可以想好多事,當然可以專注的去超車,在你不超車的穩穩地控制在120公里時速中,會去感悟。車上的愛人們已經累的打起了瞌睡,而你還是努力的讓車駛向目的地,此時的你會感受到責任,因為他們把生命交付給了你,把希望交付給了你。你會感到那種責任滿滿的滿足。我想這就是旅行的另一層涵義,帶著的是你的能力和給予這個空間的意義。
我們在旅途中,可能也會帶上你剛認識的陌生人嗎?旅行中,從不相識到相識,從沒有血緣到變成可能比血緣更親的人嘛?這是我在路上想到的問題。
山路是我很喜歡的,在每一個轉彎,你都要換擋;在每一個斜坡,你都要加油;在每一個急彎,你都要撳喇叭。曾經在神龍架開了150公里的山路,車已被我孽到極致,人也在五檔之間弄到崩潰。可在這種崩潰的背后,興奮卻總是無法控制地沖了出來,讓你感受在每個轉角的風景中,看到不一樣。
高速沖過山路,帶來的征服感,讓你在惡心中享受欲望被控制被釋放的過程。
所以每次自駕如果沒有山路,總覺得缺了點什么?是刺激還是需要,已經分不清楚,只是想念那種危險和緊張的心情。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可能你聽了,就笑了。可當你看我的文字的時候,你難道沒有感受到嗎?我需要時不時地去滿足我的內向,因為孤僻是我的另一個名字,我只能在文字中找到自由的感覺,在旅行和自駕中也是我尋找的另一種方式。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別人這么說。而我卻覺得,這兩樣是無法分開的,身體在做的反向動作,是代表著你不可預知的另一面,扭曲總不會是一直的,那何必把耿耿于懷帶在身上呢?
讓他們合二為一,雖然你還會拿出生活的困難來反駁我的想法,可幸福是可以選擇的,生活的質量難道只和金錢有關,生活的追求難道只和成功有關?
沒有汽車,你可以有單車;沒有愛人,你可以有伙伴;沒有國際游,你可以有國內游;沒有國內游,你可以有城市郊區去看看。
旅行是不是一定是在目的地游玩才是你要的,而我覺得前行才是我要的。無論是風雨之夜還是明媚的白天,藍天白云,崎嶇山路,綠色山野,黃色高坡,那些你經過的風景,雖然一閃而過,卻值得你真正擁有。
目的地到了,可以休息了。旅游勝地值得看的其實就那么一處,而卻被很多不需要瀏覽的地方包裹著。一天看了很多的景致,那是你需要付門票錢的;一天開過了很多的景致,那是你不需要付錢而你卻不經意會忘記的。
這或許就是可悲的地方。于是我選擇了自駕,選擇了喜歡路途上的風景。
旅行總會終止,總要從夢境回到現實。總要在周一繼續上班,然后到周五。可我想你是可以選擇心的方向,不糾結,不矯情。讓心做出選擇,也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樂趣,那些煩惱其實不也是樂趣的一種嗎?如果你能把旅行當成一種常態。
于是,選擇一個風雨的夜晚,開著你的“車”駛上一條道路,義無反顧地奔向旅程,奔向快樂。
懶人幫 | 自由 ? 簡單快樂地活著懶先生愿意和你一同行駛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