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夜已沉默,愿將心事付文字,折月煮酒,與星相約,且歌且吟。“折月煮酒 且歌且吟”是由我擬題,經友人共同舉薦,終成為我們誦讀群的名字。乍聽,這名字似乎便是師仙之文字般的豪放吧,“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其實便沒有這許多的深意,只是有一群人,喜歡堆砌文字,喜歡閱讀文字,喜歡欣賞文字,喜歡用聲音去叩響文字世界的大門,企愿有一座桃花源就在那里,讓我們于”夾岸數百步“,賞”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之美景,既是奢望,又是美好的希冀。
? ? ? ? 于是,這里仿佛成為心靈的歸宿。晨起伴著朝陽初綻和雄雞報曉,便有了“早安“的問候。夜幕伴著落日余暉和星月同窗,師友們的朗讀聲聲聲入耳。一個”贊“字,滿是關懷和鼓勵,滿是支持和溫暖。便是小小建議都如春風拂面,收獲甚篤。
? ? ? 我常想,有緣相聚共讀,就是期待著我們在文字的聲音里體悟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美好,于是,我們就在這樣充滿溫暖和信任的空間里共同交流,自由朗誦,眾師友默默的守護著我們的家園,只有文字,只有聲音,只有共同的關注和探討。也許我們不曾相識、相見,但是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們仿佛是經年的舊友,那樣熟悉,那樣默契。
? ? ? ? 秋意綿長,仿佛紅塵陌上一首最唯美的詩行,所以周強老師將他抄錄的關于“秋“的文字一一的分享到折月(當我在這里寫下”折月“的時候,在我的心底,她就是我的朋友,靈魂的摯友),而我們就這樣,在折月,用我們聲音將秋朗誦成楓葉般火紅的世界。當周老師將一張鋪滿梧桐葉的水泥道的圖片發過來,我便立即想到了《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張秋生老師的作品,一周前剛剛與我的學生們一起學習了這篇文章。索性,我把文章錄在折月,而我的學生在折月把金色的巴掌朗誦成一片金黃金黃的世界,于是,在我們的心里,那一夜秋風,一夜秋雨,那最美的水泥道就凝成了我們生命里最美麗的風景。
? ? ? 在這里一一介紹我們的師友,排名不分前后,只因他們都是折月最尊貴的朋友。周老師、文燕、青荷、旭斌、趙燕、生靈、從未止步、花兒、芳姐、肖肖、明媚陽光、保粉、鳴欣、學芬的聲音常常縈繞在折月,靜謐又不失熱鬧,還有琳和彩的默默關注,我常為有這樣一個自由的世界,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開心不已,我不知道文字里蘊含的感恩能否傳遞,但是我還是想說:感恩眾師友的陪伴,生命中有你們,我和折月的世界都不曾孤單,恰是有你們,我和折月,不,是我們和折月都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 ? ? 朗誦是語言的花朵,心靈的火炬,生命因朗誦而精彩,生活因朗誦而芬芳!我們不需要是藝術家,也不需要對這個詞感興趣,但一旦與朗誦結緣,通過心、口、腦的共同參與,你必將獲得與自己的精神如一的和諧相處,同時,當眾多同頻的朋友為一件事相聚的時候,從此生命不再孤單,愛的路上,我們詩意同行!這一切都是積存我們未來美好生活的精神食糧。無論是古詩詞,還是現代散文,無論是人生的思慮,還是暢想,這一切都在緩緩的豐盈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在追趕時間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份甚是美好的回憶。
? ? ? ? 很喜歡董卿主詩的《朗讀者》節目,喜歡聆聽朗讀者的故事和朗讀者用心朗讀的文字,從遇見到陪伴,從禮物到告別,從溫暖的家到青春的定義,在這檔節目里,我們能感受到心靈被文字浸潤,在那些傳遞而來的聲音里,我們有感動,有感悟,還有感恩。我們也常選讀《朗讀者》每一期的主題詞,所有的遇見都是久別重逢,生命哪,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青春即使在痛苦中也閃光著它的光彩;味道落到筆上就成了風格,吃進胃里就成了鄉愁,刻在心上那就成了一輩子都解不開的一個結;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已經抄錄這么多文字,可還是意猶未盡,句句經典,意味深長。
? ? ? ? 也許是因為我曾把青春嫁予文字,所以便與文字有了不解的情緣吧,而在《朗讀者》節目之后,我越發珍愛文字,喜歡朗讀,除卻文字固著在你身上的一種知性美之外,更讓我所為之動容的便是文字的力量。在荔枝播客,我曾錄播了一百多期《羊皮卷》,從初始的青澀到后來的從容,從讀之前的困惑,到讀之后的豁然開朗,我突然覺得,朗讀仿佛一劑良藥,又仿佛是一壇老酒,不僅醫好了生命的癥結,還將生命浸染的歷久彌新。
? ? ? 夜越發深了,我也想與這深沉的夜握別,在康橋的夢里,撐一支長篙,在文學的河流里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折月的斑斕里煮酒,且歌且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