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貴者,觀其有禮施”。一個人很富貴,就看他是不是有禮好施,愿不愿意施舍給貧窮的人。
“貧窮者,觀其有德守”。這個人地位卑賤,又貧窮,就觀他有沒有德行操守。
“嬖寵者,觀其不驕奢。隱約者,觀其不懾懼”。
受寵的人,觀他是不是不驕慢、不奢侈;
處于困厄境地的人,觀他是不是沒有畏懼之心。
其少者,觀其恭敬好學而能弟”。
年輕人,觀察他是不是有恭敬心,是不是好學上進,又能夠尊敬長輩、友愛兄弟。
“其壯者,觀其潔廉務行而勝其私”。人到壯年,觀察他做事是不是廉潔有守,是不是能夠克制自己的私心。
“其老者,觀其思慎,強其所不足而不逾”。上了年紀的人,觀察他的思考是不是審慎,讓他勉強去做他力所不足的事,看他是不是能夠不逾越規矩。
父子之間,觀其慈孝”。父子之間相處,看看是不是父親慈愛兒女、兒女孝敬父母。
“兄弟之間,觀其和友”。兄弟之間相處,觀察他們是不是和睦友愛。
“君臣之間,觀其忠惠”。君臣之間相處,觀察君對臣是不是有仁惠,臣對君是不是竭忠盡智。
“鄉黨之間,觀其信誠”。和同鄉、朋友之間相處,觀他是不是信實誠懇。
“設之以謀,以觀其智”。讓他謀劃一個事情,看他的智慧如何。
“示之以難,以觀其勇”。把困難展示在他面前,看看他有沒有勇氣去承擔。
“煩之以事,以觀其治”。讓他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看他有沒有治理的能力。
“臨之以利,以觀其不貪”。讓他面臨利益的誘惑,看他有沒有貪心、夠不夠廉潔。
“濫之以樂,以觀其不荒”。讓他沉迷于聲色、聲樂,看看他是不是荒淫無度、放縱沒有節制。
“喜之,以觀其輕”。以利益、名聲讓他高興,看看他是不是輕佻。
“怒之,以觀其重”。讓他生氣,看看他夠不夠沉穩。
“醉之,以觀其失”。讓他喝醉酒,看看他酒后是不是有過失。
“縱之,以觀其常”。放任他,看看他還能不能夠信守倫常。
“遠之,以觀其不貳”。疏遠他,看看他是不是有二心、夠不夠忠誠。
“昵之,以觀其不狎”。親近他,看看他是不是輕薄。“復征其言,以觀其精”。反復地對比他前后的言論,看看他是不是精通自己所說的。
“曲省其行,以觀其備”。暗地里訪查他的品行,看看他的品行是不是完備。
經過以上種種考察之后,你才能對這個人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就是全面的省察。這是《周書》告訴我們的全面考察人的方法。(摘自《群書治要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