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網易新聞報道說,近年來,人體販毒沉渣泛起。
令人心驚。
所謂人體販毒,顧名思義,就是將機器壓縮好的毒品,吞進人的肚子,或者藏進下體。
再利用交通工具,偷運到境內各地。
然后吃排泄藥,將未消化的毒品,盡數排出來,洗干凈后,就可以進行交易。
簡直可怕。
而那些吞食毒品的運貨人,往往被稱為“騾子”“駱駝”或者“馬仔”。
在落網的毒販中,一名年僅17歲花季少年,已淪落為販毒“騾子”。
被追查時,肚子里全是高純度海洛因,多達300余克。
在成為“騾子”前,少年在廣州正常生活打工,因為工資低,手里缺錢,經人介紹有活來錢快,一次賺1萬,于是就走上這條不歸路。
少年說:“用機器包裝好的毒品,一顆顆吞,吞一次,喝口水,總共花了四五個小時。”
吞到第56顆時,他吐了,肚子脹,向毒販討饒不吞,但對方強硬要他繼續。
最后,他一共吞了60顆毒品,每顆重5克。
據悉,最近在滇緬邊境線上,人體販毒已成“產業鏈”。
運貨“騾子”多為年輕人,多通過網絡招募、熟人介紹,他們來自貧困地區,文化水平不高,想走捷徑賺大錢,結果就誤入歧途,使人生雪上加霜。
不得不說,但凡沾染上毒品,這輩子就算玩完了。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以為毒品離我們很遙遠?
別天真了。
現如今,新型毒品泛濫,防不勝防。
你以為絕對不會接觸到毒品,可能一不小心,就著了它的道。
02
毒品入侵日常生活
提起毒品,很多人印象止步于海洛因,冰毒和K粉等等。
事實上,我搜羅了下,如今的新型毒品,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為了更好隱藏,方便攜帶,現在毒品往往偽裝成零食和飲料。
乍看來,都是些小孩子愛吃的零嘴,不會生出警惕之心,一旦被迷惑入口,就徹底踏上吸毒這條不歸路。
①“郵票”
新型毒品LSD,俗稱“郵票”。
這種毒品外表,看起來就是小小的紙片,可能比指甲蓋還小,貼上卡通圖案后更顯無害。
雖說其貌不揚,但毒性極強,是一般搖頭丸的3倍。
LSD本身無色無味,可混入食物飲料中服用。
更可怕的是,它一接觸皮膚,毒性就滲入體內,避無可避。
吸食“郵票”的,多為年輕人,有在校大學生,甚至是00后群體。
因為沒有防備,所以輕易被騙。
僅僅幾微克的量,約1平方厘米的“郵票”,就有極強的致幻感,使人出現急性精神分裂,欲罷不能。
嚴重的,會因為毒品造成的心理落差,產生輕生念頭,服食完畢,就自殺身亡。
②“聰明藥”
看過一則新聞,說某高校高三女生被爆吸毒,沒想到的是,毒品還是媽媽喂的。
正值高考前夕,媽媽聽信傳言“聰明藥”的功效,買來給孩子靜心凝神,提升她的學習狀態。
誰知,害了女兒一生。
指甲蓋大小的白色藥片,成分和冰毒差不多,聰明是不會變聰明的,只會越吃越上癮,伴隨各種副作用。
到最后,服用劑量會越來越大,無法自控,更別提能好好學習了。
其實“聰明藥”本是一種處方藥,作為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用于治病的。
結果被不法商家炒作成學習神藥,一批家長深信不疑,全部喂給了孩子。
要知道,是藥三分毒,世上沒有后悔藥,同樣也沒有聰明藥。
自以為是寶,其實是一口口喂給孩子毒藥。
③“咔哇潮飲”
類似飲料的包裝,亮麗的色彩,降低人的警惕性。
包裝上聲稱是“γ-氨基丁酸”,實際配料是“γ-羥基丁酸”,這是一種精神藥物,屬于新型毒品。
“γ-羥基丁酸”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惡心嘔吐、喪失反射作用。
嚴重者會昏迷死亡,如果與酒精同飲,危險翻倍。
據網友稱:喝多了比喝酒還難受,喝完之后身體會出現飄飄的感覺,可以連續興奮三個晚上。
這種興奮,往往都是致命的。
④“奶茶”
外包裝和真正奶茶差不多,味道非常香,遇水即溶。
主要成分是氯胺酮等,會使人極度亢奮。
將它與各種飲料混合,口味也不會發生改變,迷惑性極強。
作為新型毒品,“奶茶”毒性不容小覷,效果與搖頭丸不相上下,且持續時間很長。
警方強調:“如果你沒見過這個,很容易上當受騙。喝了之后就會出現興奮幻覺,還會上癮,危害跟冰毒差不多。”
除此之外,生活中類似于小熊餅干,橡皮糖,跳跳糖和蛋黃派等,都可能是新型毒品的變種。
看起來和我們吃過的零食很像,甚至連香氣都很像,可實際毒性非常強,還特別容易上癮。
千萬不要被無害的外表所迷惑,認為跟隨潮流,嘗試一下沒關系。
吸毒,永遠只有零次和無數次,一次大膽嘗試,終生葬送其中。
03
致命氣體—笑氣
說起笑氣,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個什么玩意,會使人發笑的氣體?
不是,它是新型毒品。
吸食過笑氣,會致使臉部肌肉失控,形成詭異的笑容,所以被稱為“笑氣”。
笑氣,學名一氧化二氮,無色有甜味,每小罐8克。
如果直接從罐中吸食,容易凍傷體內器官。
所以大多數人會把笑氣抽入奶泡槍中,或對著槍口吸氣,又或者將氣體打入氣球,通過吸氣球,來吸入笑氣。
最早,笑氣作為短效麻醉劑,運用在醫療,后來,就成了一批人手里的興奮劑。
吸食一罐,能讓人全身失去痛覺,產生10秒的極致快感,持續2到3分鐘。
這種短時間的長刺激,吸引年輕人瘋狂嘗試。
17年,西雅圖留學生發表的《最終我坐著輪椅被推出了首都國際機場》,爆火網絡。
里面詳細敘述,一個女生從天堂落入地獄的幾個月。
因為從眾心理,她隨大流嘗試了笑氣:
“第一次吸,我就用光了四五盒,每盒里面有24支,差不多有100多支。吸完之后,就感覺腦袋里在蹦迪一樣。”
結果就此上癮,一罐接一罐,一盒又一盒,吸食再多都覺得不夠。
明明感覺到自己的肢體,漸漸沒有知覺,失去控制,卻仍無法停止吸食笑氣。
后來,因為長期過量吸食,她雙手蜷縮,大小便失禁,生活無法自理,落得終生癱瘓。
這輩子,就這樣搭進去了。
很可怕是不是?
很多人并不把笑氣的危害當一回事,以為和抽煙一樣,只是有害處。
實際上,笑氣是直接要命啊!
要知道,“笑氣”的毒性猛烈,堪比毒品。
近年來,風靡于酒吧、KTV等娛樂場所,被當成解壓產品,宣稱具有快感又沒副作用。
殊不知,那些所謂的快樂,全部都是用下輩子的命來償還的。
04
17年,中國禁毒報告顯示:
我國吸毒人數高達255.3萬,其中,不滿18歲未成年人,多達1.5萬,占總人數的0.6%。
在黃岡戒毒所里,300多個學員,沒有一個是因為吸食傳統毒品進來的,全是玩新型毒品淪陷的。
類似于這樣的數據還有很多。
驚人的數字,無疑不顯示出當下嚴峻的現實:
青少年對毒品認知幼稚,新型毒品隱蔽強,導致吸毒者泛濫成災。
在年輕人眼里,新型毒品似乎成了趕時髦,認為傳統毒品距離自己很遠,嘗試下新品又不會出什么大事。
缺乏警醒意識,結果就是誤入毒品區,毀了一生。
吸毒后遺癥
新型毒品之所以可怕,正是因為它迷惑性太強,也太接近生活,一不注意,就會著。
它甚至傳遞出一個錯誤的信號,就是這玩意,既潮流又不上癮,偶爾玩玩沒大礙。
哪有這么簡單?
不管是傳統毒品,還是新型毒品,之所以被叫做毒品,就是因為毒性超強,成癮后難以自控。
千萬別以為新型毒品,就比海洛因這些好,一旦淪陷,那將是萬劫不復。
被人騙,嘗試毒品后,一生離不開尿不濕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希望越來越多人看完后,知曉新型毒品各種迷惑人的包裝。
如果遇到請及時規避,不要傻傻被人欺騙,誤入歧區。
更不要將錯就錯,以為自制力超強,就從眾試一試。
好奇心害死貓,生命沒法重來。
沒有一個人,能在毒品強烈致幻快感下,不上癮的,一次嘗試,終生災難。
記住: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不好奇,不跟風,不嘗試,望周知。
【今日互動】
之前你了解新型毒品嗎?
注: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