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魏晉風云,就不能不提到曹操,而提到曹操爭議最大的無非就是:英雄和奸雄之爭。一般人了解到魏晉時期歷史更多的是通過羅貫中版《三國演義》了解到的,估計老羅不怎么待見曹孟德,總體評價不咋地,至于陳壽《三國志》嘛,對曹操評價還算客觀點。今天我們不講曹操是什么樣的人,因為歷史人物所處的環境和時代,比較復雜,我們無法去還原,只能通過史書上記載的去評判,容易造成偏見,當然曹操跑的再快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魏晉代表人物首推曹操,而和曹操相關的三國時期的兩大戰役:
一、官渡之戰 二、赤壁之戰
一、官渡之戰的兩位主角:袁紹(袁本初公)和曹操(曹孟德公)現在就來介紹一下兩位主角的多角度對比及戰爭經過。
1-家族背景:袁紹,四世三公(六公)這個叫法不一樣,總之,袁家祖輩比較牛x:司空、司徒、司馬當個遍。
曹操,太監的孫子(太監養子的兒子)這背景怎么樣,硬不硬,服不服!ps:不服就打你。
round 1袁紹完勝
2-兵力 袁紹10萬精兵,光宗耀祖,不斷把家族基業發展壯大。曹操2萬人。
round 2 袁紹完勝
3-手下謀臣
袁紹:田豐,沮授,許攸
曹操:賈詡、荀彧
round 3袁紹小勝
4-政治背景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發動非正義戰爭
round 4 曹操小勝
公元200年(漢獻帝建安五年)整體實力占優的袁紹,發動了討伐曹操的戰爭。歷史總是喜歡開玩笑,表面的強大不一定會贏,看似弱小的也不一定會輸。戰爭伊始袁紹處處占優,所有一切都向著袁紹期望的劇本演的,曹操四次碰壁,缺兵少將,糧草不足,就在雙方進入白熱化階段,曹操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出現了幾個轉機1-劉備從袁紹處叛逃2-許攸降曹3-烏巢被燒 經過這幾件事一折騰,徹底扭轉了戰局,結果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大敗袁紹,從此袁紹一蹶不振,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二、赤壁之戰
人物:孫權、周瑜、魯肅、劉備、諸葛亮、曹操
公元208年,曹操集結80萬大軍進攻東吳,預知后事如何,請看下集,赤壁之戰。2020.06.27于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