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應該是現時生命中最長的一年。一半屬于高中,一半屬于大學;一半屬于離別,一半屬于相遇。2015是幼稚的一年還是成熟的一年我無法得出結果。如果說硬要用一個詞語來歸納這矛盾的一年,我想“選擇”一詞應該最為恰當。
高三時是選擇拼盡最后一絲力咬牙前行,還是放棄努力選擇安逸。我想我選的是前者。我不感說我自己有多么的努力,但我總能說問心無悔。
細細想來應試教育的結果也算是在2015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誰還記得一小那個毫無存在感,膽小,成績又倒數的我。小學老師的名字現在也只能想起一個李老師(李偉聰)能確定也就只有讀音。那是一位極其嚴格的老師,甚至可以說已經嚴格到超出了老師的范疇。他的嚴厲讓本就膽小內向的我在心底深處產生了一種對老師乃至大人的一種本能的恐懼,這種影響直至今日。可我無可否認他的嚴厲也絕對是我成績一直在進步的一塊踮腳石。可是最近經歷的事卻讓我有了新的想法,受不受他影響應該是我的選擇。或許他只是我內心深處一個給自己努力的借口和一個給自己不勇敢的安慰。
初中的我憑借著父母的苦心,改著地段來到的是田家炳中學。在這個三線城市這一所只能算是一所二流的學校。這個父母安排的選擇也必將影響著我大半的人生。
二流學校的初中絕對是大多數人的轉折點。在這個叛逆期,我真的看到很多人就此墮落,當然平穩而過是大多數,還有少數就是他們不斷超越自己。我不知道我算不算第三種,我只知道我并沒有墮落。也許是一種懵懂的堅持給與我力量。最有就是初中的朋友很可能就是你一輩子的朋友。直到今晚倒數也還是這個小團體。但這個小團體的結構絕對不會是一成不變,不管關系還是人數它都會隨著時間,年齡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是二流的初中是我找回自信,嘗到成功的第一個地方。
再來就是中考換來差一中5分的這份驚與喜。那種親眼看著媽媽到處求人直到注冊最后限期才到來電話,最后從銀行取出2萬5的悲喜交替。實在不能言表……
如果說哪一個才是我真正的轉折點那不是中考,也不是高考。應該是高一的時候。可能是對贊助生的不憤,在第一次月考的時候居然考到了全班第六名。可能是我受到了環境更多的是同桌的影響。說真的我真是一個很容易受到環境和他人影響的人。
高二這一年也許從高一那里繼承了一種名為自負的東西,學習這的嘗試了不少挫折。但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