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莫泊桑
人生而孤獨,又何必恐懼
01
我認識一個朋友,交情不深,年紀相仿,在魔都上海打拼,畢業兩年,月薪恰好過萬。
說起來,我已經忘記了是怎樣添加了她為好友,只是隱隱約約記得,大學的時候我們曾一起去KTV唱過歌,在狹小而密閉的空間盡情嘶吼。
后來,因為種種原因,畢業后就沒有再聯系了,可就在前段時間她突然找我聊天,在微信后頭,聽著她用酒醉微醺的語氣和我講述她的經歷,莫名地有點悲傷。
今天就讓我講講她的故事,就叫她S姑娘吧。
半年前,S姑娘在聯誼會上認識了一個男孩名叫A。
A個子不高,也算不上帥氣,但就在幾番觥籌交錯的過程中,透著反光的酒杯,印著A恍惚的側臉,S知道自己心動了。
而巧的是,男生也一直盯著S,幾杯酒精下肚,嬉笑往來,S和Z就好上了。成人的世界里,這是一場喜聞樂見的游戲,干柴烈火的相遇,不是讓感情更加升華,就是覆滅的前兆。
很遺憾,這個故事是后者。
從上床到分手,再到不相往來,只用了三個月。
S跟我說,她真的很喜歡這個男生,因為從他身上發現了很多和自己相似的地方。仿佛是一面鏡子,從中窺見了內心的自己,讓孤身處在上海的自己,從肉體到心靈都有著一絲的滿足與慰藉。
而男生的抽身離去,那種突然失去的滋味,那般的疼痛感,讓她再一次的被孤獨籠罩。
我無力去吐槽S,我難過的不過是S的迷途不知返,以及她依賴式的恐懼。
在這個世界上,哪來的另一個自己,因為人生來本就是孤獨的。
02
曾看過一段話,來源于一本名為《孤獨的質數》的書,里面有一段話:“孿生質數,孤獨而失落,雖然接近,卻不能真正接觸到對方。”
將數學演變成文藝,聽起來的確獨具一番風味。
就像故事中的S與A一樣,雖然相似,卻不能等同。與其自我麻醉,還不如趁早認清這一點,抽身離開,再無瓜葛。
人本就生而孤獨,我們都一樣。
就像我常常在忙完一天的工作時,回到那個狹小局促的出租屋時,絲毫沒有充實后的滿足感,有點也是絲絲的孤獨。
這種感覺就像在人潮洶涌的地鐵站,哪怕人聲嘈雜,地鐵車停靠站臺發出刺耳的剎車,也總覺得似乎是另外一個平行世界發生的事情。
其實,說來也真的很奇怪,當我們從大學畢業,遇到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最終被洗禮成為“大人”,可依舊不是無堅不摧的。
就像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甲胄之中,外強中干。
可這又怎樣?
慌慌張張,匆匆忙忙,熙熙攘攘,孤獨一直都在,又何必恐懼?
何必焦慮,年輕就是一種資本
01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焦慮”這個詞被提上來大眾的眼前,似乎只要還在社會的泥塘中,焦慮便無處不在。
剛畢業就面臨失業的例子比比皆是,20歲的年級,自己依舊還在大學的城墻之內,胸有些許墨水,卻不成大器。而有些人20來歲,早已閃閃發光。
想花錢大吃大喝一頓,卻看到身邊的人似乎都在埋頭努力工作存錢買房,自己如此“奢侈”,著實不太節省,望著干癟的錢袋,咬咬牙還是選擇放棄。
想學點新技能傍身,或者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可是快到過年過節的時候,每每和家里人在一起討論,總是陷入“攀比風”的怪圈,被親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擊潰得體無完膚。
……
這些細細數來,真的很令人焦慮。
而我看過最多的一句話,描寫剛畢業大學生或者正走在畢業道路上學生的一句話就是:“尚未配妥劍,出門已是江湖。利益至上的世界,充斥著金錢與欲望,你曾一直以之為傲的東西,在他人看來一文不值。”
于是,我們漸漸地被萬惡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耷拉著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體重在增加,樣貌在衰老,似乎什么都在走下坡路,唯有焦慮指數般增長。
02
很多人說,“現在是人人焦慮的時代,而攀比是一切惡的來源。”
自微信開始慢慢火起來的時候,朋友圈就開始迅速吞噬QQ空間,成為曬自己生活常態的一畝三分地。
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在馬爾代夫享受日光浴,而自己還在為房租而發愁;鄰居家的大男孩剛畢業就當上了經理,而自己還在卑躬屈膝擦著領導噴在自己臉上的唾沫星子。
可似乎我們都忘了,朋友圈是有濾鏡的,在馬爾代夫享受日光浴的同學其實只是嫁了個有錢人的老公,婆家只把她當成生育工具;成為經理的鄰家大男孩,為了守住自己的職位,每天不少于六杯咖啡,每天睡眠不超過5個小時,還有接近崩潰的胃。
而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還有一個獨立的人格。
03
身處社會的大染缸中,我們逃脫不了比較。
這個世上不管你過得好不好,開心還是不開心,總會有人在意你的成就,而他們的衡量方式就是:你掙得多不多。
而如果讓20來歲的自己,用人生成就或者薪資來決定自己的心情,真的是一件很苛刻的事情。
因為,我們都知道窮人翻身很難,而成為暴發戶則更難。難道這樣,你就得焦慮或者不開心一輩子?
年輕,本就是一種財富。20來歲的年級,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
與其焦慮不安,不如行動起來,在實踐中不斷修正,不斷積累。
雖然不能保證自己所走過的每一步都與結果成正比,至少這也是人生中的一種閱歷,而我們也會在試錯中不斷成長。
寫在最后:人生不易,一定要告訴自己,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
安好,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