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流行歌手晏殊,這幾日心里頗不寧靜。整日在園子里逛來逛去,看見去年在這里結婚生子的燕子又回來了,心里很難過。物猶如此啊,燕子都念舊情,人怎么畜生都不如呢?!
這幾日晏家門口很熱鬧,有人舉著大字報,有人拿著攝像機,還有更多的拿著磚頭雞蛋,都等著宰相大人出門呢。京城都傳開了,晏宰相在微博上搞募捐,煽動青年上戰場,打韃子,感動得皇帝一天不見他都不行。誰知道這是作秀,他在朋友圈里整天炫富,下個雪都要請社會名流來他家賞雪喝酒。小憤青歐陽修看不下去了,發了條說說:“大人心系國家,感慨瑞雪兆豐年。天真冷啊,戰場上四十萬兄弟,你們好嗎?”配了張宰相大人賞雪飲酒的照片,晏府的水印都清楚著呢。網絡紅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歐陽修的說說被瘋轉,一時間,人民憤怒了。他們紛紛在朋友圈質問納稅人的錢都哪去了,京城的百姓覺悟更高,他們要當面聽宰相大人近幾年的工作報告。
晏殊心里苦啊,這個小歐啊,看不到我家里雖古樹參天卻墻上無畫,看不到我招待朋友雖水酒管夠卻食無兼肉。這一張美圖修過的照片,毀了我多年的苦心經營。之前就被蔡襄抓到小辮子,說我在李宸妃墓志中未言及皇上生母,再加上這件事,我這宰相啊,做到頭了。
慶歷四年,晏殊造彈劾,工部尚書知潁州。
慶歷三年,晏殊剛做宰相,提拔歐陽修為諫官。
這是一個典型的白眼狼的故事。如果網紅小歐陽對恩人有一點了解,都不會發那條億萬人瘋轉的說說。或者網紅小歐陽心比天大,一心謀劃如何一夜爆紅,他人皆是登天之梯。他真該學學好基友范仲淹,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他的真心。
晏殊是范仲淹的恩師,老范還比人家大兩歲呢。可老范謹記“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終身殷勤伺候老師。范仲淹是真男兒啊,讓他奉養一生的人即使有錯,也是心里美。晏老師時有故事的人,這有故事的人哪,都不愛說話。
有一年,范仲淹來拜見老師。晏殊問他,這三年在哪里高就呀?范仲淹很老實地回答,三年前母親去世了,一直沒有工作。晏殊“哦”了一聲,就不說話了。范仲淹心里急呀,本想拜托老師找個事業單位,這還怎么開口!眼看指望不上老師,只好自己寫了篇申論托人給了當時的宰相王曾。王曾覺得很好,晏殊這才順水推舟給了范仲淹編制。起初,老范心里一直吐槽晏殊不給他找關系,過了很久才明白過來。人家年輕兩歲,可沉得住氣啊。把識英才的美名留給宰相,讓王曾覺得自己慧眼識才,范仲淹覺得自己憑借才華被人賞識,還真是兩頭討好。
有時范仲淹也看不懂老師。老師愛搞趴體,還朋友敵人都邀請。有一次,老師的死對頭呂夷簡趁著酒勁大肆拍太后的馬屁,還要皇帝帶著百官一起給太后下跪磕頭。這還了得!他當場就跟呂夷簡嗆嗆上了,這是侮辱皇上!呂夷簡帶的人多啊,自己雖口齒伶俐也戰不了群儒。可是,老師一言不發,眼看著他吃虧。事后,他忍不住大罵老師沒有良心,老師還是一言不發,在他肩膀上拍了三下,就走了。
就是這三下啊,點醒了范仲淹。老師心里苦啊。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不能說。他說了,自己痛快了,那些純良之士怎么辦呢?難道讓他們一個個被驅逐出去嗎?范仲淹一邊感慨老師良苦用心,一邊回顧著老師大半生的艱難。
晏殊一生求不得真愛啊。自幼伴讀的弟弟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次年父親也去世了。晏殊連靈都沒守就被思念他的皇帝召回朝(什么鬼,皇帝不是應該思念妃子嗎!)回到皇帝身邊,哦不,回朝后不久母親又病逝。因為皇帝,他沒能陪在兩個最愛他的人身邊。可憐啊。沒了親情,愛情總是得意的吧?他與恩愛的李氏過了三年幸福生活,李氏病逝;他與懂他的孟氏過了十年幸福生活,孟氏病逝;他與河東獅王氏過了后半生,王氏沒有病逝。不僅沒有病逝,還把他喜歡的小姑娘逐出家門,讓人家流落街頭,還是好朋友張先給他通風報信,他才救了馬上餓死的姑娘。喜歡的人,不能長久擁有,不喜歡的人,卻揮之不去。晏殊心里苦啊,可這苦,又能說給誰聽呢?
滿腔的壓抑只能化作詞作,還得提防小人陷害。人人都說晏殊是“太平宰相”,說他是富貴閑人,說他的《珠玉詞》“開近代倚聲家之先”,誰又能感受哪怕一點他心中的苦呢?他把濃的化不開的痛揉碎在富貴閑淡的詞中。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求不得,留不下,思無處。多情之人,遇上無情之命,帶著面具生活。
“朱弦俏,知音少”。因為看到了太多失去,才想留下,可終究是留不下。晏殊治家頗嚴格,可是兒女們終究沒能超過他,唯一有名的是文學史上留下名字的小兒子晏幾道。在位時頗有識人之才,終保得身后幼兒乳女衣食無憂。
當年借他出名的網紅成了文壇盟主,搞出來著名的直接影響政局的君子聯合會,還差點做了宰相。有人說,說說門一出,晏殊就不大待見網紅小歐,不待見也是應該的啊,小網紅直接搞下了當朝宰相啊,還是誣陷。有意思的是,成了文壇盟主的小網紅開始思念起當年提攜他又被他冤枉的前輩了,寫了一篇官方的《晏公神道碑銘》,非常多的歌功頌德之詞。
可是,太晚了啊。不過,歐陽網紅成名后很愛護想出名的小網紅們,給了他們很多機會。泉下的晏殊應該很高興吧,因為他當年也是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