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流時代,如何成長?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下,我們置身于大規模的陌生人協作網絡之中,海量信息源奔涌而來,常常無意識下和別人對比,不想落下,不想落后,看到A學寫作跟著去,看到B學演講跟著去,看到C學運營跟著去......亂花亂花漸欲迷人眼,總是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卻常馬失前蹄,消極沉迷。
那么如何在這個時代勝出競爭呢?——成果。讓自己的成果在網絡環境下被識別,我們不求多,但求做少,但求專注,從而讓自己獲取最大收益。
那么如何做呢?——構建個人成長操作系統——> 項目化+知識創造。
即能有效的推進項目完成和通過成果創造,卡片積累,不斷提升影響力。一聽到卡片積累,最初想法是:那么多紙質的東西,那么重如何能一直帶著?卡片不會亂丟嗎?卡片做出一堆后需要回顧嗎?如何進一步利用?利用完可以丟了嗎?有太多的問題,也讓人畏難,完全看不到價值。那么,別急,來看看卡片到底是何許物也。
二、卡片介紹
卡片是有助于工作記憶的最小信息單位,是一個萬能的素材載體。它是用來承載組塊的,卡片層次其實就是素材層次,卡片積累方式很簡單,只要把你大腦的內容寫出來(手寫或者打字),就可以形成卡片了。
錢鐘書用卡片造出了《圍城》,納博科夫用卡片寫出了《洛麗塔》,佐藤大用卡片做出了nendo,IDEO用卡片引出了無數靈感。
重點介紹下納博科夫,可謂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最熱愛卡片的作家。1962年的BBC電視臺采訪,1964年的《花花公子》采訪,1967年的《巴黎評論》采訪上,都毫無疑問表達出對卡片的偏愛:
我現在發現索引卡片真的是進行寫作的絕佳紙張,我并不從開頭寫起,一章接一章地寫到結尾。我只是對畫面上的空白進行填充,完成我腦海中相當清晰的拼圖玩具,這兒取出一塊,那兒取出一塊,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 —— 我不知道,也許是喝得醉醺醺的獵手?!{博科夫
納博科夫從1938年開始試用索引卡創作,這種新的創作給他帶來了另一番體驗,在此后的39年創作生涯中持續試用,成為他鐘愛的創作工具。
卡片創作不只是在卡片上做筆記、寫靈感,還包括思考,卡片間的交互可能,這種創作和交互,成為了卡片魔法。
三、卡片創作
(一)、如何正確進行卡片創作?
卡片創作需要對一個知識點做足夠深入的探索,加入自我思考,找到關鍵點,點和點連接,背后的概念,原理等,當我們把關鍵點都把握清楚后,嘗試和其他點不斷相連,從而形成知識網絡。
好的卡片創作應該是不斷去補全、搜索、思考、創造、連接、輸出;有知識,有總結,有啟發,有行動。這是一種“壓縮餅干效應”,高度概括,提煉,整理和歸納,把知識由厚讀薄再變厚的系統化、完整化過程。
(二)、創作方式
1. 卡片現代玩法
(1). 使用手機攝像頭來掃描讀書卡片,然后將掃描件保存在Evernote中;
(2). 將日常看到的素材收集在Evernote中,然后以卡片視圖來管理;
(3). 使用專業寫作軟件Scrivener的卡片模式,改善寫作效率;
(4). 將日常的寫作素材,發在公開或者隱私的微博、推特上。
2. 卡片方式
(1). 紙質卡片
推薦購買:Index Cards (可在淘寶自行搜索)
可購買推薦:【美式 方格橫線 Index Cards索引卡210張 便簽卡片紙 便條 3件包郵】,復制這條信息¥dnLh0UqHEjv¥后打開手機淘寶
(2). 電子卡片
可用三種軟件來做卡片,分別是備忘錄、Mindnode、ProcessOn,分別來做文字卡片、關系卡片、流程卡片。
word版本
幕布版本
3. 卡片類型
術語卡:閱讀中出現過的學術術語或者作者特定黑話
人名卡:閱讀中出現過的人名,以及他的個人簡介如何
反常識卡:有什么理論模型/推斷證據/故事/行動,挑戰了你的既有常識
金句卡:收集性感的句子
行動卡:寫下你可以執行的行動
技巧卡:積累你學到的技巧
任意卡:此處自行發揮
資料型卡片
摘錄型卡片
摘要型卡片
專題型卡片
問題卡
靈感卡
原理卡
任意卡
推薦第一組類型,但是可根據個人需求自行選擇創作。
4. 知識創造三層級
每天完成3-10張,卡片積累后不時去翻看,進行連接,三層級來管理,項目化,知識共創。
(三)、 命名管理
1. 文件夾命名
用域名來命名文件夾
根據認知科學研究,"用域名來命名自己的個人文件夾,而不要使用項目"更利于大腦記憶和未來搜索。比如:
yangzhiping.com? 代表我的一切個人私人文件。
keynote.yangzhiping.com :代表我的一切 keynote 文件。
gist.yangzhiping.com :代表我的一切筆記,這些筆記同時用gist自動同步。
papaer.yangzhiping.com :代表我的一切論文,這些論文同時用Zotero自動同步,進行降維管理。
gitbook.yangzhiping.com:代表我寫的一切書,這些書同時自動同步到Github。
photo.yangzhiping.com:代表我的一切照片,這些照片同時自動同步到云端。——陽志平
文件層級注意:少分類,多搜索。子文件夾的層次盡量短,少做分類多利用搜索。
2. 文件命名
建議盡量用名詞而非動詞;用英文而非中文命名。
注意:日期在前。
切勿分很多子文件夾,要不時間一長就是個災難。
3. 卡片命名
卡片本身不用命名,檢索的時候使用全文檢索即可。
如果想要細細分門別類,可參考:制作學習卡片
四、結語
以上簡要介紹了卡片大法,想具體了解,請點擊參考文章。從小方法獲得大智慧,在洪流時代,不做溺水者。
參考文章:
永澄:高手必備的“卡片素材積累法”是啥樣的呢?
永澄:終于搞定了卡片積累系統選型工作
納博科夫的卡片
構建優雅的知識創造系統
卡片十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