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親節平靜的來了,你以為你會有很多的傷心,但是沒有,似被一種茫然難以描述的情愫替代。
五年了,傷痛似乎一直停留在那,不增不減。
沒有傳說中的療愈后得解脫。相反一次次療愈反而讓悲從中起痛從中生。療愈多了,反而質疑傳說中的心理學,這也傷痛那也傷痛,似乎人是脆弱無力的,任何一個無常都是傷是痛,于是走入無盡頭的挖掘傷痛的歷程,禁不住質疑的是你。
第一次體驗:讓感受父親就在面前,你有什么感覺,你一直在笑,雖然聽到四處哭泣聲此起彼伏,但你依然堅定地笑,對方困惑地看著你,你說因為我爸爸從小一直希望我喜悅開心,天大的事兒,塌下來當被蓋。開心最重要,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看到我哭他會難過。
今天的課程將結束時傳說的大療愈來了:想想你父母對你的期待,你一下子就哭了,只有你一個人在傷心的哭泣。課程讓你意識到你有多幸福,因為爸爸對你的期待就是要笑對人生,只要你開心就好,你驚覺你的傷心,你的不快樂,怎能讓他安心,你為什么不讓爸爸安心呢?你能悅納五常是爸爸最深的期待,而你面對無常的驚慌與恐怖,一定讓他擔心了。
當然,彼此家庭角色互換時老師讓指責孩子,那一刻你很憤怒,因為你的信仰家教不允許你這么說,你沒有說只是微笑,但讓你父母如此說時你一個勁的做鬼臉,因為你堅信父母不會這么說。
你對那位很傷心的代表滿是同情。因為回到童年的你充滿快樂,雖然已成為如此不協調那一刻已經決這倆月充滿負能量,你來錯地了,不過感恩這場遇見讓你明白爸爸媽媽的本意。
喜歡探究的你隨后發現上世紀弗洛伊德學派是過多強調傷痛,而忽略了現在的修復能力,而21世紀心理學已經走向積極心理學,所以你打算換種面貌,面對爸爸的逝去,誰說另一個世界就不美好?你是否真的活在一個顛倒顛的世界,你想探究生命的奧秘。
父親節你寫下這段話,據說爸爸能看到,老爸就讓對你的思念注入每一個當下,感受生活的美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看到我的欣喜,你會放心的笑。
此刻你在笑,我則歡喜停筆。